2023-04-11
黃明惠 整理
「兒子把房子賣掉,父母住超商」、「長孫把透天厝賣掉,阿嬤噴漆抗議」,近期兩起社會事件都引發民眾關注,無獨有偶事情都發生在台中。兩件事情會引發討論,就在於民眾討論父母老年到底該不該把財產過戶給子孫;不過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但只要遇到「錢」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會延伸出各種爭產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4-10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朋友在臉書上不斷分享櫻花的照片,羨慕之餘,居然會有點焦慮,心想「我為什麼都沒看到這麼漂亮的櫻花?」甚至產生了些許挫折感。
閱讀更多
2023-04-10
黃明惠 整理
66歲音樂作詞人李坤城與女友林靖恩交往10年,2013年公開相差40歲的「爺孫戀」轟動社會,還因此被林爸爸報警2度告上法院。去年李坤城受訪時表示自己健康檢查結果一切正常,還掛保證「醫生說我比年輕人還要好」,沒想到卻在4/8大腸癌病逝。據了解,李坤城去年9月入院,忍痛化療及氣切治療,就是希望能陪林靖恩久一點。相伴10年的他們原不 在意 一紙結婚證書,但因為許多住院文件只能由「家屬」處理,所以才動念辦理結婚登記,今年2月1日林靖恩穿上隔離衣,與躺在病榻上插管的李坤城結婚。這也讓人想問,難道住院文件只能由「家屬」簽?如果是孤家寡人、或同性伴侶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3-04-07
林靜君談心室
媽媽到處向親戚朋友說,「我有房租收,不花子女一毛錢,子女如果不孝順,也休想從我口袋分到一分一毫。」乍聽之下沒有錯,但她聽了就是不舒服,搞不懂媽媽為什麼一直將錢掛在嘴上,這讓她變得不想回家看媽媽,只是太久沒回去也會內疚,搞得自己很煩…
閱讀更多
2023-04-03
優照護
每天陪伴4小時,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在何姐安排下,婆婆的心情似乎逐漸改變了,走出戶外、參與活動,都讓她深鎖的眉頭慢慢地鬆了開來。
閱讀更多
2023-03-28
李偉文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我之所以能在演出前保持平常心,是因為我已經到了一定年紀,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有多優秀的關係。」
閱讀更多
2023-03-25
李慧林
以前的我忍受不了疏遠,也不了解這不是誰的錯,生活中就是會有這種自然變淡的關係,更不知道我可以選擇切斷已經不適合、只會讓我痛苦的關係,長久的關係並不是無條件就是最好的。
閱讀更多
2023-03-16
蔡宜芳
常常有家長向我抱怨︰「我叫他念書,他都不念,一直在滑手機,作業拖到很晚才寫。他再這樣下去,考不上好的高中,以後該怎麼辦?」對於孩子的消極、怠惰,我們總是又急又生氣,也更加擔心孩子的未來。
閱讀更多
2023-03-13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今天預約視訊諮詢的客戶,是來自高雄的一對母女。母親王媽媽已70餘歲,而女兒王小姐則是40歲上下。父親過世後,就是母女倆相依為命,互相照顧彼此。
閱讀更多
2023-03-10
林靜君談心室
不要將「一群朋友揪出去但沒有揪自己」,看成是年輕人專屬的人際困擾,而是要坦然面對;想參加的活動不要等人揪,可以化被動為主動,自已主動找人。偶而打個電話聯繫,不論親情、愛情、友情什麼情都需要經營,不論老朋老友老伴什麼對象都一樣。
閱讀更多
17/ 30
第 1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