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8
黃軒醫師
對於每個人,不僅是對想好好善終的人而言,家都是最熟悉、最有情感歸屬的地方。每個人都想回家,但是那要看有沒有家人如此支持善終,有能力在家照顧病患,一直到過世,做到美好善終。「每個人都有家,但不見得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能力與共識,有些家人根本無法在家好好善終...。」
閱讀更多
2018-12-26
愛長照
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不失智,越老越精彩,肯定的!
閱讀更多
2018-08-30
麥田出版
我一直引頸期盼七十歲的到來。那種感覺就像是持續累積各種經驗、磨練自己、不斷努力建構自己的價值觀後抵達終點一般。但當今卻是傾向「年輕至上」的時代,每個人都害怕變老,常聽聞如何駐顏之類的話題。
閱讀更多
2018-03-15
林奇伯
廖元豪,國內知名憲政學者,今年五十歲,醉心於法律研究,積極參與公共議題辯論,去年年金改革啟動後,讓他醒悟教授職位並非「鐵飯碗」,也意識到必須提前做好退休練習。
閱讀更多
2018-02-12
萬年生
「真的完全沒想過。只要你有行動力,很多事情真的都是可以實現的。」頂著一頭長捲髮,鄔綺琳用親切、樸實的笑容,沖淡了一身黑色褲裝給人的典型女強人形象。
閱讀更多
2018-02-01
林鳳琪
一月中旬,南下疾駛的高鐵上,正在用餐的女士看見一位老太太顫巍巍地走來,急忙擱下筷子起身攙扶老太太到座位,就怕老人家不慎跌倒。
閱讀更多
2018-01-31
梁任瑋
露營風正夯,帶動露營場地、周邊裝備商機無限,然而全台多處營地之安全性屢遭受質疑,他,是周恒青,為了轉型合法經營,不惜砍掉一切重練,致力打造北海岸頂級奢華度假村。
閱讀更多
2018-01-17
陳柏樺
世大運網球金牌莊吉生,以一口流利台語令人印象深刻。其實,賽前他正逢低潮,曾想高掛球拍,在世大運暴紅,讓他堅定要為台灣再戰,往東京奧運前進。
閱讀更多
4/ 5
第 4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