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大腸鏡

顯示第 61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16

焦慮、心悸、脾氣差,卻不是更年期?可能是「甲狀腺亢進」,8大症狀看這裡

tCol 2020-05-06

林芷揚

焦慮、心悸、脾氣差,卻不是更年期?可能是「甲狀腺亢進」,8大症狀看這裡

40歲L小姐因長期拉肚子而就醫,醫師曾安排 大腸鏡 檢查,結果無異常,因此以口服藥物治療,但症狀並沒有明顯改善。之後,L小姐求助於家醫科醫師,表示她還有容易掉頭髮、失眠等症狀,經醫師安排抽血檢查後發現,原來是罹患甲狀腺亢進。

閱讀更多

拉肚子不是飲食不潔,而是大腸癌?排便出現3大症狀,小心都是癌症警訊

tCol 2020-04-17

林芷揚

拉肚子不是飲食不潔,而是大腸癌?排便出現3大症狀,小心都是癌症警訊

20211022編按:前立委朱高正週五(10/22)晚間7點多,因大腸癌病逝萬芳醫院,享壽67歲。朱高正好友、前立委林正杰在臉書寫下「高正,所做已做,不枉此生,安息吧,同志。」朱高正去年因大腸癌兩度入院,今年初又因為局部腫瘤復發,侵犯到周圍器官,入住萬芳醫院治療,前後已經治療約兩年,知情人士說,本周三他進去搶救後,多重器官衰竭,週五便離世。大腸癌早期發現治癒率高,如何能夠警覺大腸癌病徵呢?每天解便的型態就要注意!

閱讀更多

50歲以後易罹大腸癌 醫師:出現排便出血症狀,要提高警覺

tCol 2020-03-11

NOW健康

50歲以後易罹大腸癌 醫師:出現排便出血症狀,要提高警覺

許多女性在生產後飽受痔瘡之苦而經常出現血便,即使糞便潛血檢查報告為陽性,也以為只是痔瘡出血,並未進一步就醫。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視鏡中心主任黃洸偉說,「出血」是項重要警訊,只要發現血便務必盡速就醫,找出病因。

閱讀更多

醫師建議:初次健檢擔心荷包失血?掌握男性必做高CP值檢查!

tCol 2020-03-11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

醫師建議:初次健檢擔心荷包失血?掌握男性必做高CP值檢查!

一名35歲中小企業主,平時有良好的運動習慣,活力十足,近年初次接觸完整的個人健檢,卻從基礎的項目中發現大量的紅字數值,所幸及早發現並及時給予治療,才有所好轉。現代男性由於各種生活、工作壓力甚至需要頻繁應酬喝酒,無形中伴隨著各種危險因子的發生,預防醫學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閱讀更多

大腸癌可預防!少吃紅肉、高脂肪食物,50歲後別忘了糞便潛血檢查

tCol 2020-03-02

林芷揚

大腸癌可預防!少吃紅肉、高脂肪食物,50歲後別忘了糞便潛血檢查

大腸癌高居我國罹癌人數第一位已超過十年,但其實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以透過運動 、體重控制來預防;而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

閱讀更多

吃素還會得大腸癌?防癌掌握3原則,這2件事別輕忽

tCol 2020-02-16

國健署

吃素還會得大腸癌?防癌掌握3原則,這2件事別輕忽

媒體曾報導有民眾長年茹素仍罹患大腸癌,部分民眾疑惑自己吃素這麼多年並且食用自家有機的蔬果,為何還會得到大腸癌?

閱讀更多

你坐馬桶方式對了嗎?醫師提醒3大惡習易致痔瘡、便祕、大腸直腸癌

tCol 2020-01-07

楊雅馨

你坐馬桶方式對了嗎?醫師提醒3大惡習易致痔瘡、便祕、大腸直腸癌

你的身高有多高?大腸全長約有150公分長, 是由盲腸、結腸及直腸所組成,由右下腹起往上,在肝臟下緣形成直角後,朝左側水平橫向前進,再於脾臟下方形成直角往下行,呈ㄇ字形占據了整個腹腔的周邊以至骨盆腔的後方。而外科有其歷史淵源,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說:「早期台灣依循日式醫療體系,將大腸直腸歸屬在一般外科,然而,隨著醫學發展,一直到1970年臺北榮民總醫院將其獨立分科,各大醫院也紛紛跟進。」

閱讀更多

防治大腸癌不遺餘力!台大名醫邱瀚模2招維持好體力,提醒「健檢不是愈多愈好」

tCol 2020-01-07

楊雅馨

防治大腸癌不遺餘力!台大名醫邱瀚模2招維持好體力,提醒「健檢不是愈多愈好」

致力推廣大腸直腸癌篩檢、擅長 大腸鏡 檢查的邱瀚模,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被做」無麻醉 大腸鏡 檢查,「那是我在日本研習時,指導教授為我做的檢查,在那個診療檯上,這麼私密的部位⋯⋯」

閱讀更多

50歲後最好發!大腸癌早期沒症狀 醫師:出現4症狀不注意恐癌末

tCol 2020-01-05

彰基院訊

50歲後最好發!大腸癌早期沒症狀 醫師:出現4症狀不注意恐癌末

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建議保持清淡飲食,盡量以汆燙、水煮方式料理,減少油炸物、燒烤、加工肉與紅肉的攝取。另外,定期篩檢也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閱讀更多

愛吃青菜、愛運動,他還是得了大腸癌!醫師:這2食物也要少吃

tCol 2019-12-23

彰基院訊

愛吃青菜、愛運動,他還是得了大腸癌!醫師:這2食物也要少吃

李先生是一位剛退休的大學教授,由於之前教的是化學系,平常就很注意自己的飲食。不僅自己很少外食,在家裡吃的也是無毒的生機食品;最近幾年以來,因為食安問題事件頻傳,加上衛生福利部的公布資料,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已經連續多年都是排行榜第一名,李先生索性改吃素,決定再也不碰肉食!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