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5
呂苡榕
香港作家鍾曉陽,改寫舊作,剔除「傳奇」,只剩《遺恨》。毀棄華美雕飾的文字,專注角色形塑,面對不可逆的命運,選擇更順理成章。少年時代俯首可拾的故事篇章,對她來說,已沒有什麼「非寫不可」的了。
閱讀更多
2018-06-08
林芷揚
不堪胰臟癌病痛的前主播傅達仁,於台灣時間7日在瑞士以「協助自殺」的方式安詳辭世。他生前提倡安樂死合法化,希望深受疾病折磨的國人也有善終的另外一種選擇。傅達仁走了,忌諱談論死亡的台灣社會,似乎也開始有些不一樣。
閱讀更多
2018-06-07
勵心如
屏東霧台鄉的山區部落,曾歷經八八風災摧殘,對外交通一度中斷,卻未了斷當地居民對家鄉的信念。走過近十年的重建之路,終於在海拔一千公尺處的大武部落,打造另一世外桃源。
閱讀更多
2018-04-26
勵心如
台東池上鄉,知名的米鄉,在都市人的想像中,一條吸引無數旅遊人潮、蜿蜒蔥綠的伯朗大道,就是池上稻香的浪漫象徵;然而,即使池上贏得好幾次的台灣冠軍米寶座,離鄉的人口卻還是連年增加,所有浪漫的故事,背後都有殘酷的真相。
閱讀更多
2018-04-02
戚海倫
「自從成為照顧服務員之後,我覺得自己開朗多了,也更有自信了!」現年65歲的張瓊琬,回想過去9年多、投入照服員工作,臉上滿是笑容。如今樂在居家服務的她笑著說:「可以的話,我會繼續做下去!」
閱讀更多
2018-03-14
銀髮族的重陽人生
在花蓮,有一群不老水手每日登山、溯溪、越野、海泳、甚至划船出海去尋找青春永駐的桃花源,因為他們認為,活在舒適圈只會加速老化,唯有走出舒適圈,熟齡族才能凍齡、逆齡、超齡、樂齡、無齡。
閱讀更多
2018-03-01
陳柏樺
詹偉雄6年前退休後,每月至少登山一次,台灣百岳中已征服40餘座,「覺得危險就不去登山,只是賴活著」,是支撐他不停回到山裡的信念。
閱讀更多
2018-01-23
愛長照、圖片來源:達志
對於「失去」我們常常無能爲力,但在恢復期間,每個人都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即使失去的經歷已經改變了我們,不可能回到失落前的狀態,還是可以讓自己重新投入生活,包括找回規律的生活節奏、每天留一些時間給自己。
閱讀更多
2018-01-02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很多人為退休後的生活準備時,通常只會想到要準備多少錢,要做什麼投資,至於精神甚至心靈上的準備卻沒有注意到,這是很可惜的。提醒自己從現在開始,有空時整理過往相片,同時將現在及未來的美好時候記錄下來,保存在一張張的相片裡,這可是我們老了之後的下酒菜啊!
閱讀更多
13/ 15
第 13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