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7
郭美懿
現代生活節奏快速,不少人到超市消費時都希望能盡量縮減結帳時間,或乾脆改採自助機台。但在宜蘭連鎖超市卻出現「聊天結帳機台」,標榜「宜蘭鄉親專屬服務」,讓網友笑說:「宜蘭人是多愛聊天」!經詢問業者得知,原來這項服務是專為長者設計,除提供檔期活動、優惠訊息,也是希望針對高齡顧客提供更廣泛的聊天,讓眾人大讚貼心「很符合高齡化社會」、「對獨居長輩有幫助」、「沒有負擔」!
閱讀更多
2025-02-26
克雷‧勞特雷奇
自我中心(self- centeredness)是必要的,否則還有誰能為你設身處地著想,為你發聲、表達需求、偏好、爭取關注以及追求目標?想要過自主性高的生活,就必須站出來為自己爭取權利。總是把別人放在第一位,就會忽視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閱讀更多
2025-02-25
克雷‧勞特雷奇
拜科技進步之賜,人際間的往來更加頻繁,但疏離感卻益加嚴重。在二〇一八年,英國首相梅伊任命了「孤獨部長」(Minister of Loneliness)來專責處理人民的心理健康問題。
閱讀更多
2025-02-25
克雷‧勞特雷奇
懷舊幫助我們恢復社交生活。我研究了懷舊心理學二十多年,但直到最近幾年才恍然大悟,懷舊與未來密切相關。想當然耳,懷舊會帶我們回到美好的往日時光。但研究顯示出,每次重返往日時光,都是在為未來的旅程在打包行李。過去並不是真正的目的地,而是未來旅程的補給站。
閱讀更多
2025-02-19
彭冠宇
一直到農曆新年前的最後一個上班日晚上,一人獨坐辦公室時才突然有那麼一點片刻寧靜感,察覺假期的靠近。在一波波新年道賀罐裝訊息大浪席捲後,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疲憊,而終能探出水面呼吸到大年初五的空氣,感到自在且愜意。
閱讀更多
2025-01-16
郭美懿整理
66歲的張奶奶近來常在晚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雖然高血壓有規律吃藥控制,但仍不斷抱怨全身不舒服:脖子緊、頭痛、胸悶、手腳沒力氣…覺得自己甚麼都不會,連拿手的廚藝也不開伙了,朋友邀約更是能推則推,漸漸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家人帶張奶奶去看病、復健,還是改善有限。對於家裡事務,奶奶也會沒來由地煩惱,擔心兒女不結婚、退休金不夠等,就算家人一再保證生活無虞,奶奶還是愁眉苦臉,甚至突然發怒。直到兒子看到同事媽媽有類似狀況分享,警覺到張奶奶可能是「老年憂鬱症」,陪同前往精神科就醫,經過3個月的療程,張奶奶漸漸找回原本的丰采,朋友及家人再次見到她爽朗的笑容。
閱讀更多
2024-09-28
李季洋
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2026年預計將突破20%門檻,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快速老化的人口結構,政府、民間和高齡族群自己該如何確保老年生活品質,已成為不容擱置的議題。《今周刊》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其中富雅退休生活邀請嘉裕西服前總經理、《退休練習曲》作者江育誠、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柏憲及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周道君分享,除了妥善利用政策提供的社區資源,多培養興趣、多運動和妥善選擇生活空間也都是幸福熟齡人生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4-07-07
郭美懿整理
據聯合國(WTO)提出的「2024年世界幸福報告」,台灣30歲以下青年族群的幸福感排名世界第25名,60歲以上族群排名卻滑落至第34名。為協助獨居長輩提升幸福感、降低孤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彰師大輔諮系合作,發起「青鳥計畫」。邀請6位社區居民成為獨居長輩的筆友,透過6周書信交流,增加社會支持,降低 孤獨感 並提升幸福感。
閱讀更多
2024-06-14
林靜君談心室
「老害」最初是指組織內位高權重的老人,腦袋僵固不化,變成妨礙組織進步的絆腳石,現在則延伸出讓人困擾的老人行為。接續還出現「軟性老害」,指的是雖然年紀不大,但出現「愛提當年勇、愛炫耀、愛說教」行為。
閱讀更多
2024-05-21
優照護
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而隨著人口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數量也越來越多。照顧失智長輩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是,如果您能掌握正確的照顧方法,可以幫助家中長輩渡過晚年,並且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和建議,讓您能夠成為一名更有效的照顧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照顧失智長輩,讓長輩感受到家庭的關愛和支持,度過晚年的美好時光。
閱讀更多
1/ 7
第 1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