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郭哲延
認識草伯,是因為護理師擔心低收入戶的他,經濟上難以負擔醫療費用,於是就和我聯繫了。
閱讀更多
2019-12-15
林芷揚
體育主播傅達仁因飽受胰臟癌折磨之苦,去年六月在瑞士的機構「尊嚴」(DIGNITAS)進行安樂善終。傅達仁過世後,兒子傅俊豪現擔任中華安樂善終立法促進會理事長,積極為國內善終權益奔走,14日受邀於燃點公民平台年會分享陪伴父親的心路歷程,並提到希望在現有的《病主法》增修條文,有條件允許末期病人執行安樂善終,無痛、安詳離世。
閱讀更多
2019-12-09
許禮安
到底是病人還是家屬無法承受打擊?通常是家屬以為病人無法承受打擊,可是這個必須要詢問病人才能認定啊!在沒問過病人之前,純粹只是家屬把想法投射到病人身上罷了。
閱讀更多
2019-12-09
許禮安
悲傷是非常個人化的情緒,按照 安寧療護 的標準: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我們應該要尊重每個人悲傷程度的深淺與時間的長短,而不是定一個公認的標準去譴責某些少數人太超過。
閱讀更多
2019-12-06
許禮安
當年我們的安寧病房才剛開始不久,誰都不是非常有經驗,但是大家集思廣益的結果,終於發現:阿純會織毛線,而且,以她現在只能臥床休息的體力,能替兒子做的恐怕也只有織毛線了。
閱讀更多
2019-12-01
林芷揚
台北市萬華區有一名志工王小姐,本身是失智症家屬及照顧者,她接受生命關懷教育培訓後,在鄰里間擔任志工,曾幫助一位長輩及早發現失智症,不只助人,自己也擁有滿滿收穫!
閱讀更多
2019-11-29
許禮安
人世間的陪伴有時、因緣有時,曲終人散是天經地義的,天長地久、海枯石爛,不是我們短暫的生命所能承諾的事。我們的親人其實也不是常相伴在我們身旁,我們常常置身在不同的時空中兩地相思。
閱讀更多
2019-11-29
許禮安
我一直都說:「沒血沒淚的,不能來安寧病房工作或當志工。」所以我對兩群公立醫院的護理人員說:「如果護理教育訓練讓你們只剩下專業,讓你們變成沒血沒淚,我勸你們還是趕快別當護士好了,因為那已經不是人了。」
閱讀更多
2019-11-07
楊智鈞醫師
「救到底」與「好好走」之間,我們永遠都在嘗試著平衡、尊重生命、不輕言放棄,做出對生命最好的決定與努力。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更多人對於「急救」、「插管」、「放棄急救」等名詞的反思。
閱讀更多
2019-10-31
黃勝堅
「丁伯伯既然和家人都有共識,那是不是找機會,把DNR意願書先簽了,到時我們大家可以於法有據的尊重您的心意。」「不要說了,不要再說了!」伊傑趴在桌上放聲大哭。我嚇一跳:「別這樣呀,你不是很有心想知道你爸的想法嗎?想成全你爸心願嗎?不要你爸遺憾嗎?」「孩子啊!」丁爸撫摸著伊傑的頭:「我跟你媽懂你是捨不得、是愛我們的,人生嘛,不過就是來走趟春夏秋冬,我很欣慰,這一生,有你們兩個好兒子,這幾年,辛苦伊偉了。」「爸?」伊偉錯愕的看著丁爸:「你剛、是在說我嗎?」從小一直在資優哥哥陰影下的伊偉,自卑讓他認命、安份不爭的守己,現在是公車司機的伊偉,一定沒想到有一天,他在爸爸的心中,是可以和哥哥平起平坐的。「伊偉謝謝你,謝謝美英,謝謝你們夫妻,一直擔著照顧爸媽的責任,我不知道該怎麼.......。
閱讀更多
4/ 10
第 4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