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5
林思宇
「每天一顆B群,可以讓身體更好!」其實是不對的,專家提醒,不足的人才需要補充,足夠的人補充太多,可能還會產生副作用。
閱讀更多
2016-04-06
健康醫療網
台灣堪稱「洗腎王國」!多數患者常無自覺自己的腎臟損壞,等到身體不適時,很可能已到了腎臟病末期,必須面臨洗腎的痛苦。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李明彰主任提醒民眾,每半年記得做一次 尿液 篩檢、腎功能檢查及血壓檢測,才能了解自身腎臟之健康狀況。
閱讀更多
2016-04-02
健康醫點靈
只有在「熟睡時」,腦脊髓液才會做這件事情,淺眠時不會,白天時則根本不流動。也就是說,大腦排毒只發生在熟睡時。所以如果不熟睡會怎麼樣?
閱讀更多
2016-03-24
劉懿琪
排毒、排毒,國人很常把這兩個字掛在嘴邊,說它是「國民慣用語」也不為過。在西醫眼中,排毒簡單講就是把代謝物排出體外,而人體排出代謝物的主要管道為排尿,若解尿異常,健康自然會出問題。
閱讀更多
2016-03-10
林思宇
柯文哲成功挑戰一日雙塔,醫師卻疾呼千萬別模仿,若造成橫紋肌溶解症恐致死。「橫紋肌溶解症」到底是什麼?為何如此令人害怕?
閱讀更多
2016-02-27
健康醫點靈
每天使用的自來水含微量「三鹵甲烷」,雖不至於造成嚴重危害,但若能運用簡單方法在飲用前先去除, 能保障健康。可以煮水前就先將抽油煙機打開,水煮沸後轉小火,打開水壺的蓋子再煮5∼10分鐘,簡單動作就可減少水中的三鹵甲烷。
閱讀更多
2016-01-08
健康醫療網
塑膠製品雖然方便,帶來的危害卻不少。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女性 尿液 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顯著高於成年男性,18-40歲的婦女尤其嚴重。更令人震驚的是,兒童及青少年 尿液 中的塑化劑代謝物濃度竟然遠高於成年人。
閱讀更多
2015-07-28
健康醫點靈
腹瀉又可分為急性及慢性等兩種類型。除了細菌、病毒感染外,食物中毒和精神層面的壓力也是造成急性腹瀉的原因。此時讓身體靜養是康復的不二法門,同時也要記得補充適當水分。
閱讀更多
2015-06-18
李建興、許秀惠
老祖宗說的好,「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已病,下醫治末病」,在預防重於治療的鐵律下,平日就該警覺身體傳出的訊號,尤其正確理解反映身體機能的數字,才能進行精準的健康管理。一個數字,代表一個密碼,解讀它、看懂它、改善它,健康之道就在其中。
閱讀更多
2015-03-19
張又晴
如果你曾有憋都憋不住的急排尿經驗,最好到泌尿科進行治療,放任不管轉變成慢性,可能嚴重影響生活,甚至還可能出現低落憂鬱的情緒。
閱讀更多
21/ 22
第 21頁,共 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