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急診

顯示第 171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懶人包》三類人「快篩陽=確診」視訊看診流程、居家照護診所一鍵找,想吃清冠一號也有解

tCol 2022-05-11

郭美懿

懶人包》三類人「快篩陽=確診」視訊看診流程、居家照護診所一鍵找,想吃清冠一號也有解

疫情嚴峻,今(5/11)本土確診人數來到57188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明天(5/12)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防疫期間「快篩陽性」,經醫師判定後不用再經過PCR,就視同確診。

閱讀更多

家裡有人確診COVID-19,我該怎麼照顧?哪些症狀要送醫?事先該準備哪些藥品?

tCol 2022-05-11

郭美懿整理

家裡有人確診COVID-19,我該怎麼照顧?哪些症狀要送醫?事先該準備哪些藥品?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隨著確診人數飆高,許多人也感受到病毒一步步接近自己。由於目前9成確診者皆為輕症,只須在家休養,但遇到身體不適,身為同住者,究竟該怎麼照顧家中的確診者呢?

閱讀更多

新冠肺炎快篩教學》防疫重要利器!擔憂不適、如何幫小孩操作快篩?醫師教「這樣做」助準確

tCol 2022-05-09

HEHO健康網

新冠肺炎快篩教學》防疫重要利器!擔憂不適、如何幫小孩操作快篩?醫師教「這樣做」助準確

家用快篩是現階段防疫中重要利器之一,民眾除了擔憂快篩不適以外,也怕操作不正確影響結果,家長最大的問題是,該如何幫小孩操作快篩?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陳木榮提醒:「家用快篩只需要進入大約2公分左右,但是方向角度還是要正確,快篩時可以放一面鏡子在面前,頭稍微往後仰。」

閱讀更多

影片/納豆腦出血後開口報平安!回憶當天3徵兆出現「就是腦中風」,還好立刻做這步、降低後遺症

tCol 2022-05-09

李易紓

影片/納豆腦出血後開口報平安!回憶當天3徵兆出現「就是腦中風」,還好立刻做這步、降低後遺症

41歲藝人納豆,在1/24突然傳出「腦出血」(出血性中風),緊急送往國泰醫院開刀搶救,休養3個多月,週一(5/9)在臉書PO出和女友依依一起聊天的影片,宣告「我回來了」!10分鐘的影片中,納豆說感覺自己很像在作夢,在醫院時也常夢到在家裡正常生活的夢,但醒來後又發現「又在醫院,我不知道到底要怎樣才能回復正常」。納豆說話雖然仍然微弱,但氣色已經恢復,讓擔心他的朋友和粉絲總算能安心。兩人在影片中談到當天狀況,納豆說已經都不記得當天發生的事,依依說那天納豆感覺半夢半醒,問他是否不舒服,納豆就有點大舌頭,她就驚覺不對勁應該是小中風,但不知道是這麼嚴重的腦中風。所幸在依依堅持要到 急診 確認,當下並要納豆試著做「舉手、微笑、說你好」等確認中風的動作,發現已經都出現問題。依依哽咽還原他送醫經過,提到納豆做斷層掃描時陷入昏迷,口吐白沫尿失禁,她很害怕會就此失去他,還好因為大家都很機警,且信任醫師的醫師判斷,在黃金時間內有做足該做的動作,救回一命。

閱讀更多

我爸月初才做全身檢查,一切都很正常,人好好的,怎麼會變這麼嚴重?家屬責怪的背後,是內疚自責

tCol 2022-05-06

Icu醫生陳志金

我爸月初才做全身檢查,一切都很正常,人好好的,怎麼會變這麼嚴重?家屬責怪的背後,是內疚自責

「我爸月初才做完全身檢查,一切都很正常。人好好的,怎麼會變這麼嚴重?」

閱讀更多

疫情確診案例爆發!有發燒、腹瀉等症狀恐感染病毒,醫4指引:勿群聚這樣跑急診、PCR篩檢

tCol 2022-05-04

HEHO健康網

疫情確診案例爆發!有發燒、腹瀉等症狀恐感染病毒,醫4指引:勿群聚這樣跑 急診 、PCR篩檢

近日新冠疫情大爆發,本土確診案例數連日破千例,除了使用家用快篩外,不少民眾自覺身體狀況異常也前往 急診 要求篩檢,導致篩檢需求量大增。台灣 急診 醫學會表示,民眾前往 急診 要求篩檢除了會影響急重症病人的救治,也會讓自身暴露於群聚感染風險!呼籲民眾先檢視染病風險及症狀嚴重度,再來採取最佳的篩檢方式與就醫策略。

閱讀更多

親友確診,要馬上快篩? 居家隔離期間不舒服怎麼辦?完整整理包教你自主應變

tCol 2022-04-29

HEHO健康網

親友確診,要馬上快篩? 居家隔離期間不舒服怎麼辦?完整整理包教你自主應變

確診人數飆破新高,不時就會聽聞身邊認識的人確診,可能是隔壁鄰居、還是某同事確診,面對到身邊出現確診者時,卻沒有被匡列到,這時能怎麼自主應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先前記者會時表示:「現在染疫人數多通知上略有延誤,請民眾自主應變,待在自己想要隔離的地方,盡量一人一室靜候通知。如果同住家人尚未被匡列,請保持不要有太多活動。」

閱讀更多

癌症給我的9個啟示: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夫老妻總有散會時候,寬心坦然面對死亡吧

tCol 2022-04-29

陳立川

癌症給我的9個啟示:兒孫自有兒孫福,老夫老妻總有散會時候,寬心坦然面對死亡吧

人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兩者兼顧,病情才容易改善。假如您一直注意肉體上癌症的摧殘,卻忘了心理、情緒上的管理,病情將不會持久改善,雖一時之間可能因另類治療法而有曇花一現的效果,最終還是會轉惡或復發。但假如一直追求靈魂問題而忽略肉體需求,難免也會早死。

閱讀更多

Covid-19流感化,究竟該怎麼辦?醫籲別心慌:遵守五指引做好防疫,學習與病毒共存

tCol 2022-04-28

郭美懿整理

Covid-19流感化,究竟該怎麼辦?醫籲別心慌:遵守五指引做好防疫,學習與病毒共存

本土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人數突破萬人大關,民眾排隊爭搶購買家用快篩試劑,各地醫院 急診 也被塞爆,究竟我們在後疫情時代,將邁向流感化的今天,民眾應該如何自保?亞東醫院家醫科醫師鍾曜任從外出、居家、個人保健、出現症狀等方面提出防疫指引,呼籲民眾別心慌,一起努力邁向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時代。

閱讀更多

她生命垂危,孩子卻捨不得放手,堅持插管搶救!母親用盡力氣寫下:請幫我拔管,因為我愛你

tCol 2022-04-27

莎莉夫人(Ms. Sally)

她生命垂危,孩子卻捨不得放手,堅持插管搶救!母親用盡力氣寫下:請幫我拔管,因為我愛你

我父親在離世前,有將近兩星期的時間是處於昏睡狀態。父親走後,母親突然跟我說,她想預立醫療決定,不想把這道艱難的人生選擇題丟給孩子。「如果要插管、氣切、電擊才能救活我,請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延長我的生命,讓我用安寧的醫療方式,好好走完我的人生。」母親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