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7
郭美懿
60歲影帝梁朝偉以一雙滄桑電眼奠定「憂鬱小生」地位,私生活也極為低調、害羞,甚至給人自我封閉的印象。但近期他卻釋出紀實短片《這一刻,梁朝偉對你說》,罕見提起童年的悲傷與遺憾,以及原生家庭對自己性格的影響,何以從一個活潑開朗孩子,變得敏感、膽怯,甚至有點社交恐懼症。
閱讀更多
2022-11-25
林靜君談心室
富蘭克林有一句名言:「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歲才埋葬。」提醒世人一旦停止成長,就和死掉沒有什麼兩樣。但是相反的,有些人打破年齡框架,不受身體限制,愈活愈給力,既擁有80歲智慧,也有18歲的精神。
閱讀更多
2022-10-31
郭美懿
7年前,作家張曼娟88歲的父親被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母親也在1年半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從此成為一個獨力照顧者。7年來歷經慌亂、挫折等心情跌宕,至今仍常質疑自己這樣做「夠嗎?對嗎?」她說,對照顧者而言,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今天會發生什麼,只能學會活在當下,並把握日常的每一刻美好,提醒自己:「這樣就很好了!」
閱讀更多
2022-06-15
王琄
最近因為看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思維為何?進而發現他七十三歲的母親梅伊.馬斯克的人生更加吸引人。
閱讀更多
2022-06-10
林靜君談心室
在後疫情時刻,阿季接獲公司派令駐點柬埔寨協助建廠,她有點猶豫,自己已經50+,不去,大概很難繼續在公司待下去,去了,困惑這樣拼命的意義在哪裡?
閱讀更多
2022-04-29
陳立川
人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兩者兼顧,病情才容易改善。假如您一直注意肉體上癌症的摧殘,卻忘了心理、情緒上的管理,病情將不會持久改善,雖一時之間可能因另類治療法而有曇花一現的效果,最終還是會轉惡或復發。但假如一直追求靈魂問題而忽略肉體需求,難免也會早死。
閱讀更多
2022-04-15
趙士懿, 陳秋華(採訪撰文)
在人間,你只短短停留二十九年,讓白髮人送了黑髮人;而且走得這麼匆忙,連一句告別的話都來不及說。是緣份,讓我成為你人生中最後一個通話對象;也因此,我得以在第一時間,送了你最後一程。這件事真的很令我悲傷,卻也讓當時的我興起預寫遺書的念頭,畢竟,誰也不知道無常何時會來,因此告別的話,最好提早說……
閱讀更多
2022-02-16
何妤玟
當女人有了家庭後:「在好媳婦、好妻子、好媽媽之外, 我是誰 ?」這兩年國內外疫情肆虐,演藝圈也不平靜,好幾對名人藝人夫妻檔離婚的新聞,讓許多網友在社群媒體上紛紛崩潰:「連某某某都離婚了,我不再相信愛情了」、「公主和王子的愛情真的存在嗎?」不只一次有讀者私訊我:「妤玟,你離婚後,還會相信這世界上有公主和王子的愛情嗎?」「公主和王子的愛情?」嗯……我的回答是,相信。
閱讀更多
2022-01-28
黃惠如
每堂瑜伽課最後,我都會請同學們將手貼在心的位置,「謝謝身體,謝謝呼吸,謝謝自己,謝謝自己的不容易」。
閱讀更多
2021-12-10
林靜君談心室
「女人要有屬於自己的房間,一筆屬於自己的錢,才能真正擁有創作的自由。」女性主義先驅、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這句話反覆被引用傳誦。作家已經離世逾80年之後的今天,女人倘若有一筆錢,會優先讓自己有個空間,或者是將錢完全的花在自己身上嗎?根據我的臨床工作經驗及生活觀察,答案是「多半不會」,至少在台灣的熟齡世代的女人,像我在解數學題目一樣,不會就是不會。
閱讀更多
2/ 6
第 2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