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手肘

顯示第 2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84

秋季養生這樣吃!芝麻、南瓜、銀耳「潤燥」溫補,按壓兩穴位降血壓、提升免疫力

tCol 2022-10-24

郭美懿

秋季養生這樣吃!芝麻、南瓜、銀耳「潤燥」溫補,按壓兩穴位降血壓、提升免疫力

時序入秋,天氣轉涼,也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不過秋天在五行中屬金,對應人體臟腑的「肺臟」,要特別注意潤肺止燥,才能避免補過頭適得其反。

閱讀更多

「類熱浪」來襲,燒到叫不敢!出入冷氣房慎防「陰暑」,中醫教刮痧3重點清除鬱熱

tCol 2022-07-22

郭美懿

「類熱浪」來襲,燒到叫不敢!出入冷氣房慎防「陰暑」,中醫教刮痧3重點清除鬱熱

全球熱浪來襲,不只歐洲熱到機場跑到融化,台灣近日也遭遇「類熱浪」,氣象專家賈新興在臉書上表示,這幾天大台北地區要留意連續高溫超過36度的天氣,而周日(7/24)台北高溫更有機會超過39.3度,會「燒到叫不敢」。

閱讀更多

疫情期間,筋骨容易痠痛、舊傷問題又開始一一浮現!3招擺脫好不了的舊疾,遠離扭到腳、閃到腰

tCol 2022-07-08

陳炯瑜醫師

疫情期間,筋骨容易痠痛、舊傷問題又開始一一浮現!3招擺脫好不了的舊疾,遠離扭到腳、閃到腰

疫情期間,待在沙發上的時間變長、運動的時間變少,開始覺得筋骨容易痠痛、舊傷問題又開始一一浮現,當在家不小心扭到腳、閃到腰,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置,才能避免演變成舊傷?擁有豐富關節治療經驗的陳炯瑜醫師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肌力退化,關節穩定度也跟著變差。對銀髮族來說,看似日常的動作,像是爬樓梯、彎腰搬東西或是手往上抬等等,也可能讓關節舊傷復發。

閱讀更多

只要一被蚊蟲咬,就會出現紅疹子、過敏不適症狀!皮膚科醫師詳解6種預防和治療方法

tCol 2022-06-10

HEHO健康網

只要一被蚊蟲咬,就會出現紅疹子、過敏不適症狀!皮膚科醫師詳解6種預防和治療方法

夏天氣溫飆高,端午節過後各種小蟲跑出來亂竄,除了常見的蚊子、小黑蚊,還有蟎蟲、跳蚤等,只要一被咬,就會出現紅疹子,甚至會引發過敏等不適症狀。 由於每一種小蟲造成的皮膚感染,其症狀和處理方式都不太一樣,因此必須了解重的種類,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避免反覆發作。

閱讀更多

確診拿嘸抗病毒藥?輕症用清冠一號可降病毒量!48小時緩解發燒、喉痛,兒童依體重調整用量

tCol 2022-05-27

郭美懿

確診拿嘸抗病毒藥?輕症用清冠一號可降病毒量!48小時緩解發燒、喉痛,兒童依體重調整用量

本土新冠疫情進入高原期,隨著確診數逐日累積,也讓中藥「清冠一號」供不應求。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指出,口服抗病毒藥交互作用多,也不是每個確診者都適合吃,此時可選擇清冠一號,同樣能有效降低病毒量,快速緩解症狀。他也強調,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一定要由中醫師評估患者體質、病況才適合使用。

閱讀更多

肌肉退化、糖尿病、中風兇手!3招拯救久坐的你、改善疼痛狀況

tCol 2022-05-17

林敬予物理治療師

肌肉退化、糖尿病、中風兇手!3招拯救久坐的你、改善疼痛狀況

大家有計算過自己,一天花多少時間坐在椅子上嗎?​

閱讀更多

一次住院,讓阿嬤從能騎單車變需人攙扶…40後肌肉每多1歲掉1%,3招阻力訓練預防肌少症

tCol 2022-04-26

郭美懿

一次住院,讓阿嬤從能騎單車變需人攙扶…40後肌肉每多1歲掉1%,3招阻力訓練預防肌少症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增加,高齡相關疾病也愈發受到重視,肌少症就是其中一項。醫師指出,年齡、活動量不足、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和發炎等,都可能造成「肌少症」,尤其進入40歲後肌肉量以每年1%速度流失,一定要提早預防。

閱讀更多

台灣逾11%人口慢性失眠!中醫師:睡不好從「心」下手,按壓5穴位助安神、好眠

tCol 2022-04-15

郭美懿

台灣逾11%人口慢性失眠!中醫師:睡不好從「心」下手,按壓5穴位助安神、好眠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作壓力也越來越大,睡不著、睡不好、睡眠易中斷等情況,漸漸變成許多人的家常便飯。據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台灣慢性失眠盛行率高達11.3%,也就是每10個人當中,就有1人飽受失眠之苦。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楊哲彥表示,中醫治失眠,可從心下手,以湯藥、穴道按壓調理,對安神、助眠都有極大幫助。

閱讀更多

邊追劇邊做10個動作,在家也能輕鬆擁有好體態!洪一姐:戲看了、身體也健康了

tCol 2022-03-02

洪姍溆

邊追劇邊做10個動作,在家也能輕鬆擁有好體態!洪一姐:戲看了、身體也健康了

規律運動很重要,即使只是溫和的運動,例如每天散步,都對健康很有幫助。讓我們一起來運動,不要貪多,先設定每天比前一天進步0.1就好,好比可以一邊看Netflix,一邊運動,不知不覺就滿身大汗。戲也看了,身體也健康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