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8
莎莉夫人(Ms. Sally)
我的好友曼麗在她的人生攀上了事業高峰後的半年,在一次公司例行體檢時發現自己罹患癌症,那年她四十五歲。看到報告後,她拿出媒體人處理新聞的果斷作風,火速地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單身的她,為了不讓獨居的母親擔心,聘僱了一位臨時看護,從手術到後續化療,都由這位看護在一旁陪伴照顧她。
閱讀更多
2022-04-15
趙士懿, 陳秋華(採訪撰文)
二00九年二月,我遇過一場非常令我措手不及的離別,一位昔日的下屬Kevin,在原本跟我相約見面吃飯的當天,出了意外去世了。無常來得這麼突然,他卻連一句道別的話,都來不及說。而且,他才二十九歲!
閱讀更多
2022-04-14
趙士懿, 陳秋華(採訪撰文)
Dear baby:謝謝妳來到我的生命。謝謝妳在知道我有憂鬱症的狀況、很大男人主義,又足足大妳十八歲的情況下,年輕可人的妳,居然還是願意接受我的一切,成為我的人生伴侶。
閱讀更多
2022-02-18
林靜君談心室
中年得子的朋友興奮地分享幼兒學步的影片,攀附著沙發沿站起來,搖搖晃晃邁出肥肥胖胖的腳ㄚ子,咚地屁股跌到地板上,跌到了、站起來,站起來、跌倒,然後再來一次。有一位年輕老闆邀請我到公司,給員工談談如何面對挫折與失敗。我想到了朋友傳的學步畫面,小小孩真是「面對挫折的專家」,不會因為挫敗而影響興致,長大後的我們是如何開始害怕起挫折?
閱讀更多
2022-02-18
何妤玟
有一本書叫做《愛的五種語言》(The Five Love Languages)。書裡描述了五種表達愛和感受愛的方式。那五種方式分別是:肯定的言語、服務的行動、真心的禮物、精心的時刻,以及身體的接觸。
閱讀更多
2022-02-11
苦苓
說不定把最後的歲月活得更加多采多姿,也多給人留些念想—反正到最後,我們都已不在世上,只能活在別人的心裡。
閱讀更多
2022-01-1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大家可能都常常在line群組上,看到朋友傳來很多人生金句,每則都寫得精妙無比,看完後也認為該這麼做,但馬上又發現要做到太難了,旋即放棄、旋即沮喪。最近有人就分享了退休後該做到「4不」:不悲觀、不忍耐、不認真、不逞強。乍看很有道理,仔細一想,自己其實做不到前兩個「不」。
閱讀更多
6/ 15
第 6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