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2
照護線上
「糖尿病足潰瘍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困擾,但是很多患者會因為擔心需要手術,而不敢就醫治療。」嘉義基督教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方前量醫師指出,「其實,沒有及時就醫治療,糖尿病足傷口往往會潰爛、感染,拖得越久、截肢的風險越高!」
閱讀更多
2024-03-22
吳淡如
傳統媒體是鐵達尼號。很多行業都面臨夕陽西照。 事實上,不少精英,比我早看到這個問題。已經有許多比我優秀的傳統媒體精英,看出傳媒終究是無可挽回,雖然還沒有死亡,但必然在慢慢消頹,他們很早就跳出來,成為自媒體的大鱷。 他們在跳出來創業前,也都備受質疑:原來不是很好嗎?開電視都看得到啊!如果他還來自農村,那麼家鄉父母一定會覺得他根本是「吃飽了換餓」。
閱讀更多
2024-03-13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曾經帶過一個小三的孩子被就讀高中的表哥強暴、小五的女孩被媽媽的男朋友性侵、一個男孩被姊姊的男同學用物質引誘後每天陪睡、另一個孩子被單親爸爸壓在床上磨蹭、小六的哥哥闖進小五妹妹正在洗澡的浴室,我在懷第一個孩子去產檢的時候,在婦產科遇到一個國一的孩子去做流產手術……無意間在孩子們的聊天中,發現那男孩有很多他的家庭沒辦法給的東西,因此頻繁到熟識的大哥哥家去過夜。我找孩子來聊天,一點一點地試探才發現,那大哥哥用電腦、麥當勞卸除孩子的防備心,跟大哥哥一起睡覺、一起洗澡,甚至有更親密的動作。我通報後,接到無止境的恐嚇電話,大哥哥的父母輪番打電話要我不要誣衊他們已經三十幾歲天真又善良的兒子……那女孩看到我就哭,告訴我媽媽的男朋友對她做了很恐怖的事情,我跟媽媽說的時候,媽媽怒斥那孩子,說孩子在說謊,男朋友最愛的是她,不是想引誘她的女兒。
閱讀更多
2024-03-12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
操著一口流利台語的楊金鑾阿嬤,已屆73歲高齡,她說自己年紀雖大,卻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甚至連感冒都很少,然而沒想到一生病就是大病。
閱讀更多
2024-03-08
照護線上
攝護腺癌是非常常見的男性癌症,好發的年齡層是比較偏高一點,平均大概在60歲到80歲之間,攝護腺癌非常常見,不過我要跟大家強調的是,攝護腺癌相對比較友善,因為攝護腺癌癌細胞的生長速度,相對是比較慢的,是屬於一種比較像慢性疾病。
閱讀更多
2024-03-08
史威爾
編按:2歲7個月時,作者黃鴻隆便罹患小兒麻痺,從此不良於行。他脊椎側彎,做過5次矯正手術;因長期投入工作,造成「呼吸肌肉」過勞,3次嚴重昏迷瀕臨死亡,如今每天都必須頭帶正壓呼吸器、身睡在俗稱「鐵肺」的負壓呼吸器中(目前他是全球唯一併用正、負壓呼吸器的患者),整晚都無法翻身。即使如此,黃鴻隆仍積極向上,26歲就考取了會計師證照,黃鴻隆是輪椅上的小巨人。身體的缺憾,限制不了他卓越的靈魂。他突破重重逆境,擁抱生命的樂觀精神,為社會帶來鼓舞人心的正向力量。
閱讀更多
2024-03-07
李紹鋒
為什麼要替退休生活提早做準備?不可逆的高齡化趨勢,造就了養老危機,長壽成了人類最新的風險。大多數人心裡多半有種焦慮:錢花完了,人還死不了,怎麼辦?除此之外,通貨膨脹問題似乎日漸惡化,錢變得越來越薄!還有,養兒也已經不再能防老,子女別成了啃老族就已經萬幸!既然別人都不能指望,只好靠自己。
閱讀更多
2024-03-04
陳亭均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閱讀更多
2024-02-27
NOW健康
牙科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加上現代人對於牙齒健康和愛美意識提升,矯正的需求愈來愈普遍。對此,牙科醫師指出,事實上牙齒矯正並不受年齡限制,透過牙齒矯正治療,不僅可以找回完美笑容、提升自信,也是對健康的長遠投資。
閱讀更多
2024-02-23
偉文隨筆
你沒有看錯題目,不是帶著孩子去旅行,也不是陪著孩子去旅行,而是跟著孩子去旅行,主導權在孩子身上,我們只是跟班,追隨者的腳色。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