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李新
結婚時的宣誓,大意都是「無論疾病痛苦,我們都不離不棄」,每個國家雖然語言各不相同,但內容都大同小異。中國有句老話我特別不贊同:「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如果一方有難另一方就跑了,那叫「夫妻」嗎?那叫「戰略合作夥伴」!夫妻的意義在於「陪伴」,人生的道路上,我陪著你,跟你作伴。
閱讀更多
2020-10-20
李易紓
年輕的時候沒有氣喘,中年之後呼吸卻常有「咻咻」聲、喉嚨卡痰、常常喘不過氣來,不少人出現這些症狀,會以為是感冒或者是正常老化現象而輕忽,但其實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簡稱肺阻塞)上身!
閱讀更多
2020-09-26
梁正群
那是一個很普通的早晨,爺爺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商店買固定的報紙,但這天一翻開他赫然看見他的孫子被打趴地上的照片,顧不得標題寫什麼他趕緊打給我,老淚縱橫。
閱讀更多
2020-09-08
尤聰光
「我是定期自我檢查而發現乳癌的患者。」陳淑媜說,二○○七年一、二月間,洗澡時發現右側乳房不太對勁,但她因忙於看診及值班,沒有時間進一步去檢查。自己是家醫科醫師,也知道檢查時間點很重要,必須是月經結束一個禮拜的時候,沒有受女性荷爾蒙影響,乳腺沒有腫脹的情況下,檢查比較準確。直到同年五月護理師節,在某次講堂上,一位北榮護理師分享她是乳癌患者的經歷,並送上一本書。聽完護理師的分享並看完書籍後,陳淑媜回家再自我檢查一次,發現腫塊還在,決定到花蓮慈濟醫院檢查,確診是乳癌。和主治醫師討論後,因自己已四十六歲,不打算再生育,決定直接動刀將腫瘤切除。
閱讀更多
2020-08-28
林芷揚
53歲陳先生平日有抽菸習慣、無任何三高病史,日前上午突然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難、噁心想吐,鄰居協助打電話給119求救,送醫後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救回一命。醫師提醒,心肌梗塞病情變化快,應立即叫救護車送醫,才能提升存活率。
閱讀更多
2020-08-12
黃威融
幾乎每個大叔都有個疼愛他的媽媽,這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吧。不管是少年文青、還是後青春期,就算上了年紀成為大叔,媽媽擔心的沒什麼差別,幾十年都在提醒不要熬夜啦、不要喝太多酒、每天吃外頭記得要多吃蔬菜水果⋯⋯標準不要太高啦、上次那個女孩看起來很乖、以後會對你好⋯⋯之類的。
閱讀更多
2020-08-10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方先生長期工作壓力大,平時都靠吃東西來舒壓,體重一路飆升到94公斤,三高指數居高不下,有一次還突然身體半邊麻痺 昏倒 !曾經嘗試過各種減肥瘦身方法的他,每次都有各種因素藉口而半途而廢。
閱讀更多
2020-07-28
上野千鶴子
一提到單身一族的晚年生活,馬上就會聯想到「孤獨死」這個字眼。我也曾提及,世上似乎將死亡分為「正確的死法」和「不正確的死法」,而且孤獨死正是一般人眼中「不正確的死法」。
閱讀更多
2020-06-29
照護線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研究發現慢性病患者罹患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較高,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約10.5%,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約7.3%,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約6.3%,高血壓患者的死亡率約6%。
閱讀更多
2020-05-13
林芷揚
一名63歲女士,半年來時常感到呼吸急促,症狀日漸加劇,且出現咳血症狀,卻因擔心近期的COVID-19疫情,遲遲不敢就醫。直到今年3月,她因為暈倒並導致頭部外傷而前往急診就醫,檢查才發現甲狀腺腫瘤壓迫呼吸道,確診罹患甲狀腺乳突癌。
閱讀更多
6/ 11
第 6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