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4
許峰源
「專注力」遠比專業知識重要太多,一個處於「專注力疲乏狀態」的人,腦袋是一片空白,縱使有再高深的專業知識,也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就像一個運動選手縱使有再好的技術,當體力耗盡時,一切都是枉然。
閱讀更多
2023-07-25
郭美懿
泌尿道疾病是許多人進入熟齡後難以啟齒的私密困擾:泌尿道感染、攝護腺肥大、頻尿、尿失禁…,一肚子的疑惑到底該問誰?40年泌尿科權威余宏正日前上台大醫院雲林分院YouTube頻道《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解惑,以輕鬆幽默方式,為大家解答泌尿科最常見的幾個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7-23
郭美懿
「我覺得能工作是幸福的事,不用做滿8小時,一天1、2個鐘頭,做 有趣 、自己也喜歡、做得了的事情,這樣工作心情是很愉快的!」76歲的劉孟德如是道。今年3月底,他才結束近2個月的日本打工換宿,這已是劉孟德第二次前往日本工作。對一個年過七旬、配戴助聽器、還曾罹癌的高年級生來說,這簡直顛覆外界對熟齡工作者的一切想像,他卻笑說:「我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事情來了就接受!」
閱讀更多
2023-07-13
好食課
編按:聖嬰熱浪席捲全球,衛福部發布警訊,今年1到6月已有956例熱傷害,創下3年來新高,而截至7月12日為止,因熱傷害就醫人數已達382人次,僅台大醫院因熱衰竭或熱中暑掛急診的民眾就成長2成,甚至有老人家因為捨不得開冷氣,熱到「講話反應變慢」才就醫!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近來台大醫院熱傷害患者激增2成以上,症狀輕微者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嚴重的甚至體溫已超過40度伴隨意識不清。其中還有一位長輩因為捨不得吹冷氣,從上午忍到下午,結果兒女下班回到家才發現他講話反應變慢且全身溼透,送急診發現已經有脫水情況,是典型的熱衰竭現象。醫師提醒,除了戶外工作者要防範熱傷害,待在室內的嬰幼兒與長輩同樣也要注意高溫帶來的傷害。除了可利用冰袋短暫放在腋下或腹股溝位置,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也要注意水分的攝取。國健署建議,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因為「不渴」不代表「喝得夠」,那麼到底我們一天應該要攝取多少水分呢?各個族群又要喝到多少水量才足夠?(原文刊載於2023/4/13,更新時間為2023/7/13)
閱讀更多
2023-06-30
劉奕酉
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就是一項難題了。但一流自雇者劉奕酉在他的最新著作《高產出的本事》提出,在處理問題之前,還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確認問題、找到與問題相關的數據因素,方向對了,後續才能成功解決問題。而關於如何找出問題的數據與脈絡,作者提供了一個 有趣 又有準確度的方法供讀者參考。
閱讀更多
2023-06-30
謝雪文(雪兒Cher)
如果你是單身,很適合一個人旅行,不一定要離開城市,不一定非要熱門景點,拜訪一座陌生的城鎮,不用做太詳盡的規劃,不找朋友,也不找熟人,就你,就帶著自己去旅行。
閱讀更多
2023-06-28
盧亞屏
過去我們被教育要有謙遜美德,即使別人稱讚自己子女,通常要立刻否認並補充連說「不成材」或是「還不成氣候」等等,才不會被視為不禮貌。除此之外,向他人讚美自己的子女,在今日仍是不合禮節嗎?還是有什麼界線或潛規則需要注意?否則一不小心出界,「真心讚美」隨即翻車成為「有意的炫耀」?
閱讀更多
2023-06-21
鶴見濟
即使是和樂融融的家庭,有時也會覺得喘不過氣來吧?尤其是晚飯後的時間,特別容易覺得家人很煩。
閱讀更多
2023-06-16
柒個先生
不要擔心孤獨,討好自己很簡單;不需要憂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
閱讀更多
14/ 30
第 1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