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今周特刊
當醫療科技愈來愈進步,法規愈來愈專精,死亡就會變得愈來愈不自然了。我們都知道,科技過度傲慢崛起,我們人類卻誤會了,以為新科技醫療就可以阻止人類死亡,殊不知「壽終正寢」,才是真正的自然死亡。
閱讀更多
2020-07-14
王英偉, 楊金燕
正值壯年的阿勝(化名),四十五歲罹患鼻咽癌,做完電療療程後轉到了心蓮病房。有個夜晚,阿勝的口鼻突然湧出大量鮮血,然而栓塞止血,必須等到白天透過放射科施行動脈攝影,找出破裂出血的血管才能進行。
閱讀更多
2020-05-01
小虎文
李春杏說所謂的善終或是舒適照顧,都是「你要做,好事才會發生」,要接地氣、動手做;而當好事發生,就像是善的循環,病人用生命教她人生功課,她又轉而將愛繼續傳遞。
閱讀更多
2020-04-17
林芷揚
一位66歲女士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因疾病已發展到末期,除了四肢和軀幹肌肉無力之外,幫助呼吸的肌肉也失去力氣,需仰賴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協助呼吸。雖然呼吸器需要額外自費租用,病人的兒子仍租了一台回家,希望讓母親舒服一點。不過,病人每次戴上呼吸器都感到面部壓迫、呼吸不順、胸悶不舒服,但不戴呼吸器,又覺得自己辜負了兒子的好意,很不安,心裡充滿罪惡感。該怎麼辦呢?
閱讀更多
2020-04-16
許維方 護理師
他和她們,是我的第一個共同照護個案,就像初戀的感覺,讓我印象深刻,始終難以忘懷。原本在安寧病房工作的我,第一次踏出安寧病房,走向安寧病房外的世界,體認到原來在病房之外的世界,是怎樣的驚心動魄及揪心。
閱讀更多
2019-12-25
吳宛育
醫療團隊治療趙伯一段時間了,但七十多歲虛弱易跌倒的高危險病人,明明需要有人陪在床邊,他卻一直拒絕聘請看護,護理師只好照會我,前去看看他。原來趙伯拒絕僱請看護,是因為捨不得花錢。但我探詢了一下,國文老師退休、有退休金、有不動產等等,經濟狀況不至於太差,但趙伯就是不想花這個錢。
閱讀更多
2019-12-21
彰基院訊
從沒看過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流下傷心的淚水,因為他的老母親病了、臥床了、再也無法呼喚他了。
閱讀更多
2019-12-16
吳宛育
雖然簽了意願書,但阿文伯還是被急救了!團隊決定要好好跟前妻聊一下,主治醫師、安寧共照師和我,趁阿文伯在急救時和前妻及女兒談一下目前的狀況,前妻直言:「怎麼可以放棄!」、「放棄他就死了!」、「他如果死了我怎麼辦?」前妻的反應和之前冷淡不理,完全不同。主治醫師解釋了一下阿文伯的病情,他有慢性肺阻塞,胃癌肝轉移,病情是持續惡化,前妻說:「我知道,但是怎麼會這麼快死?」主治醫師再度解釋,其實病人入院肺炎感染嚴重,且從原本左下肺浸潤發展至雙肺,他已經撐了一段時間了。我再補充:「其實他自己知道狀況不好了,所以他打了電話給妳,跟妳說對不起。」前妻很驚訝地看著我怎麼會知道,本來我想特別再多說一些阿文伯的心情,但此刻最重要的是,希望趕緊讓家人達成共識,不要再繼續急救了......
閱讀更多
2019-12-16
劉佳宜
六十七歲的湯伯因為關節疼痛、暈眩與胸悶,經急診評估之後轉住院治療。護理師看見陪伴的大女兒,在照顧上有很多焦慮跟緊張,所以希望社工師能前去瞭解,他們是否需要幫忙。
閱讀更多
4/ 11
第 4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