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9
李瓊淑, 詹云茜
今非昔比,心情糟到極點時,他就開車到金山一帶的「跳石海岸」,看著大海,心想:「現在就兩條路,一條是跳下海去,一條是擦乾眼淚繼續衝。」為了家人,他選擇擦乾眼淚,對著大海大吼幾聲後,轉頭開車回到市區繼續打拚。
閱讀更多
2020-12-24
蘇絢慧
英國媒體BBC在二○一八年有篇關於〈孤獨的五個誤解〉文章中,提到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西奧普(John Cacioppo)認為:「孤獨感是來自人類進化的結果,目的在於促使我們改善與他人的關係。用口渴感來比喻,你要是感覺口渴,就會去找水來喝。你要是感到孤獨就會去接觸他人。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過著群居生活以保證安全,因此與他人保持聯繫是一種生存機制。」
閱讀更多
2020-11-13
林靜君談心室
有人說,人生注定是一連串失落的過程,這樣的說法也許過於悲觀,但進入中年之後失落情境增加,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閱讀更多
2020-11-11
寬寬
剛過去的三十五歲生日,我做了一次徹底的斷捨離,這回終於把衣物成功縮減在十套之內(大理春夏秋三季的衣物幾乎一樣)。只留下最喜歡的,穿戴最頻繁的,品質最上乘的衣裙。一邊篩選捨棄,一邊感嘆,還是花了那麼多時間和錢,買來許多不需要的東西。只留下十套,衣帽間裡小小一排,一目了然。我得以更清楚,穿戴它們的我,是否是我喜歡的自己。
閱讀更多
2020-10-07
蔡佳妤
和丈夫相識20年,彼此都經歷慘烈的前任婚姻,卻在60歲時共度二春。他們回顧人生,展望未來,呼籲大家退休後除了要當志工、去旅行、搞劇場,更要談場戀愛,畢竟未來日子會長到讓你難以想像。
閱讀更多
2020-09-29
今周刊
列舉自行創業的好處,我想這些都是各位夢寐以求的事物,同時也能克服前面所提到的,退休後繼續當上班族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0-04-17
蔡佳芬
多數的志願服務工作都是群體服務,所以能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擴展生活圈。透過志願服務工作,接觸到更多人,能增強與社會的連結,對相關的社群產生的 歸屬感 。
閱讀更多
2020-02-02
佩特拉
楊佩佩曾是台灣知名電視製作人,4年多前從上海返台定居後,過著愜意的退休生活。因喜歡吃上海菜,她常到仁愛圓環的一家上海菜名店用餐。2018年老闆想關門,她不忍一間好店就這樣結束營業,決定頂下來做。重出江湖,她用心經營,口碑更甚過往,她笑道:「既然要做,就把它做好!」
閱讀更多
4/ 6
第 4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