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8
林芷揚
最近網路上有許多關於COVID-19(武漢肺炎)的傳言,包含許多網友在社群軟體上轉發「武漢肺炎高危險群自評表」供民眾自我篩檢使用,甚至有網友指出「臺灣一直都不是數字低,而是檢驗能量低。是沒能力驗出來,不是沒有」,指揮中心已於28日晚間發新聞稿駁斥。
閱讀更多
2020-02-27
生活i健康
近來武漢肺炎、流行性感冒佔據大量媒體版面,民眾也相當關注自身健康問題,紛紛好奇自己出現的症狀,「我是肺炎、 流感 、感冒、氣喘還是肺癌?」呼吸道疾病相當多元,除了最常見的感冒、 流感 ,也別輕忽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3位的肺炎、 抽菸易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民眾可了解疾病症狀,再依情況決定是否就醫檢查,若自覺是小病,不要到急診室就診,以免徒增病毒感染風險,可至一般診所就診。
閱讀更多
2020-02-27
NOW健康
2月25日學校開學,酒精能夠殺死病菌,但市面上嚴重缺貨,而且價格比較貴,因此多用在雙手清潔。如果是環境各角落,考慮到成本與效益,衛福部疾管署建議用漂白水就能有很好效果,漂白水與清水採用1:100比例調配,擦拭地板、桌面、把手等各處,就可以把環境細菌與病毒大量消除。究竟該使用酒精,還是漂白水才能有效防疫,遠離 流感 與新冠肺炎呢?
閱讀更多
2020-02-26
林芷揚
黃小姐(化名)年前因高燒、咳嗽、全身痠痛,在診所篩檢為B型 流感 ,服用克 流感 藥物後仍然咳嗽不止,於是轉往醫院就醫。感染科醫師依慣例,詢問發燒病人的旅遊史及群聚狀況,黃小姐突然眼眶泛淚,原來是她65歲的父親這禮拜也突然出現一樣的症狀。即使黃小姐當天立刻帶父親就醫、服用 流感 藥物,沒想到再隔天,父親卻還是因為呼吸困難住進了加護病房,醫師發佈病危通知。黃小姐很難過地說「自從被診斷 流感 之後,我都在房間自主隔離,為什麼父親還是會得到 流感 ?」
閱讀更多
2020-02-26
華人健康網
值此武漢肺炎(COVID-19)防疫非常時期,口罩仍然一罩難求,勤洗手成為自保基本功!儘管靠洗手、口罩外在防護,內在更應該提升免疫力,才是硬道理,發揮「吃的口罩」效果,正所謂「防疫內外夾攻,病毒全清空」!營養教授將分享私藏防疫濃湯食譜,其中主要食材像是綠花椰菜、洋蔥、薑黃等都是箇中精華,顧好免疫力,全家健康一把罩!
閱讀更多
2020-02-26
生活i健康
肺炎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3名,更勝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病變等。到底肺炎有多可怕?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迅速延燒全球,嚴重程度不下2003年那場世人難忘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經證實,武漢肺炎病原體與SARS同屬冠狀病毒,兩者雖相近但致病表現並不完全相同,如今已定名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隨著疫情的延燒,從一開始的完全不了解,到現在由醫界與科學家抽絲剝繭,慢慢露出治療曙光。曾於2003年參與第一線抗SARS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形容,新型病毒就像人類面對戰爭的迷霧( Fog of War)一般,對敵人愈了解,才能有效遏止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傳播感染,「台灣的防疫與醫療實力足夠,民眾不需過度擔心。」
閱讀更多
2020-02-25
陳婉箐
寒氣會影響體溫,尤其冷空氣挾帶風勢,對人體的威脅更大;除了外在風寒影響,常喝冷飲、吃生冷食物,也會讓口腔及呼吸道直接接觸寒氣,誘發氣喘、咳嗽、過敏等呼吸道症狀。
閱讀更多
2020-02-24
林芷揚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國家衛生研究院投入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合成工作,本月19日完成「毫克級」的合成,今(24)日則進一步完成「公克級」的合成,藥物研發進程再往前邁進一大步!
閱讀更多
2020-02-24
華人健康網
因應全球武漢肺炎持續延燒,不只人心惶惶,更有許多民眾想問,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有效幫自己和家人的免疫細胞升級、杜絕病菌危害呢?有鑑於網友的需求,營養師特別分享給大家非常時期如何正確「擇食」、吃出好免疫力的飲食方法;並提供簡易的「魚片豆漿鍋」食譜,提供給網友們作為料理參考!
閱讀更多
15/ 28
第 15頁,共 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