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艾彼
孝順,是要求、強求不來的,那必須是發自內心,對於需要照顧的長者,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的動念。
閱讀更多
2020-11-02
茱迪斯.歐洛芙
假如老化是自然而然,而非一種掙扎或值得大驚小怪的事,那該有多好?如果你能無憂無懼的接受老化過程,對處理不可避免的變化處之泰然又會如何?想想你可能每過一年,就愈來愈與靈性相連,與自我靠近,而不是害怕過每個生日。你不抗拒接受一年年週而復始成為過去,不論順境逆境,深深向本身的力量及光芒臣服,才是燦爛老去。
閱讀更多
2020-10-05
風傳媒 / 周岐原 王海咪
編按:人稱「算利教官」的楊禮軒曾經是大學教官,他在2007年開始存股,專挑民生必需消費股,2011年利用房屋增貸的資金,投入高殖利率股票,短短3年就將股票資產放大為3倍。2014年,楊禮軒41歲,他算算自己的被動收入已經超過主動收入,因此決定申請提前退休,目前是專職投資人,2019和2020年的被動收入,一年大約200萬元。
閱讀更多
2020-09-25
鄭城基
「哎呀,什麼時候又拔下來了?」電鍋和冰箱的電源,今天也被磨人媽拔掉了。一下午,我連眼皮都沒闔上,神不知鬼不覺地電源都被拔掉。磨人媽只有在這種時刻,動作超快。奇怪的是,不僅磨人媽,聽周圍的人講,失智症患者都喜歡拔掉家裡的電源,真是叫人費解。冰箱裡蒸半乾的明太魚和涼拌茄子都壞掉了,只好丟掉。磨人媽的怪異行動中,不僅用清理廁所的工具攪拌排泄物,還用我的牙刷去刷沾在馬桶裡的大便!至今我都忘不掉,看到那場面時驚訝的瞬間。
閱讀更多
2020-09-25
雪兒Cher
近四十歲的她,上周突然在電話裡抱怨了工作的事情,我勸她,我們都已經有了點年紀,就不能忍一忍嗎?待遇好的工作現在不好找,穩定的工作更難求,轉職已經不像年輕時這麼容易,找了時間約吃了吃火鍋,她告訴我「明天就跟老闆提離職!」
閱讀更多
2020-09-18
雪兒Cher
網友說,自己國外打工度假回來之後職場工作,發現總是悶悶不樂,去醫院檢查被判定得了重度憂鬱症,原本以為男友會陪她度過人生的低潮期,結果男友卻選擇離開,讓她很難過。人生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像自己這麼開朗的人也會得憂鬱症呢?
閱讀更多
2020-08-17
今周特刊
人生旅程總有數不盡的岔路,科系、謀職、婚姻、生兒育女⋯⋯各自通往截然不同的風景。為了不後悔、不遺憾,我們總會預先準備,並在反覆思考後謹慎做出決定。面對生命最後一個岔路,豈能不做好準備?讓我們一起打開善終的四個錦囊,為人生留下最美的身影,也為家人留下愛的禮物。
閱讀更多
2020-08-07
蜜雪兒•史金
對我們自己的行為變得較沒有覺察是很容易的。我們都有習慣和熟悉的常規,亦即第二天性,因此會對原本有的那些感受變得習以為常,不再有感覺。
閱讀更多
2020-08-07
黃智群, 張芸瑄
傳統上,各醫學專科的病理學研究都是朝著該器官或組織特有的狀況去探究與分析,然而這樣的取向可能會有見樹不見林、或過度化約的疑慮。如果讀者看過流行病學資料或接觸過臨床個案,便可以發現有多種疾病經常會發生在一起(共病),且其嚴重度彼此連動。
閱讀更多
2020-08-06
王詩雨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日復一日,什麼都不思考、什麼也不去想,只是一味重複昨天的生活。
閱讀更多
8/ 17
第 8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