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鄭立德(Leader)
婚姻故事從紐約到洛杉磯:結婚是溝通,離婚是談判──孩子是談判籌碼?還是共同利益?
閱讀更多
2025-03-18
蔡佳伶整理
編按:法律是用來保障生活,越懂得如何合法保障自己,生活越沒煩惱。恩典法律事務所遺產規劃律師蘇家宏日前在臉書分享兩起案例,都是協助遇到配偶過世後,民眾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無論是面對婆婆要求放棄繼承,還是處理丈夫要把遺產都給小三的財產分配問題,蘇家宏強調了解法律和合理協商才能有效避免未來的 爭議 ,確保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以下藉由問答方式讓每個面臨相似困境的家庭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
閱讀更多
2025-02-25
數位內容部整理
心臟外科名醫朱樹勳週二(2/25)上午9時辭世,享壽87歲,亞東醫院發出聲明證實正安排治喪事宜追思儀式,資訊確認後將另行通知。朱樹勳1964年畢業於台大醫學院後即服務於台大醫院,專長於心臟外科手術,曾教導過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1974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他為台灣心臟手術創下多筆紀錄,包括1973年完成臺灣第一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1975年完成臺灣第一例主動脈內幫浦救人、1985年完成臺灣第一例利用人體的瓣膜置換到心臟裡。1987年完成臺灣第一例同位心臟移植、1989年完成臺灣第一例異位心臟移植,他並於2005年11月榮獲「第16屆國家品質個人獎」,2020年獲得台灣醫療奉獻獎。
閱讀更多
2025-02-18
周依潔 律師
編按:新春一開工便傳來女星大S驟逝消息,令人驚愕惋惜,她離世後留下一雙年幼兒女,親權與遺產引發 爭議 ,連墓葬形式都讓外界多所討論,也促發許多人思考預立遺囑的必要性。究竟遺囑該怎麼寫、一份有效的遺囑需要什麼要件?需要見證人嗎?律師周依潔針對常見的3大問題提出解答,告訴大家:如何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閱讀更多
2025-02-07
郭美懿
女星大S(徐熙媛)與家人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家人帶著她的骨灰搭乘包機返台,讓大S終於能回家,而丈夫具俊曄也在6日晚間首度發聲,並針對遺產問題做說明。外傳大S擁有逾6億遺產,具俊曄說,所有遺產都是妻子生前為了保護她最愛的家族,以心血換來的,「我會把我所有的權利都讓給熙媛的媽媽」。至於各界關心大S兩名子女的權利,具俊曄數度修改IG發文,最後以限動表示:「關於孩子們應得的財產,希望在律師的監督下,都能妥善把孩子的權利維護好!」對此知名律師蘇家宏點出,具俊曄字裡行間都以保護並成全大S所愛的一切而出發,看似有意將遺產繼承的權利讓給徐媽媽,但法律執行面上仍有幾點要注意,因繼承權無法「轉讓」,若選擇「拋棄繼承」,全部遺產由兩個孩子繼承後恐被汪小菲掌握,而非大S媽媽取得。
閱讀更多
2025-02-03
郭美懿
48歲女星大S(徐熙媛)驚傳赴日旅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辭世,身後留下與前夫汪小菲所生的一對子女。如今大S驟逝,未成年子女的親權歸屬、以及她擁有至少6.5億元的兩戶豪宅與投資等遺產該如何分配,也成外界關注焦點。日前才與大S在王偉忠女兒歸寧宴上碰頭的張清芳,聽聞消息既訝異也不捨,尤其同為2個孩子的媽,感同身受大S掛心遺憾:「她的孩子該怎麼辦⋯未來會在北京、還是台灣?」對此,律師呂秋遠在臉書發文指出,離婚以後,即便約定由一方行使監護權,但若行使的一方過世,孩子的監護權就會移轉到生存那一方,「以大S的情況來說,就是如此。」她過世以後,兩個孩子的監護權依法會轉移到汪小菲這裡,而且就算寫遺囑也沒用。「除非立法院願意修法,否則這部分的規定就是如此。」
閱讀更多
2025-01-15
蘇家宏 律師
編按:遺產分配 爭議 時有所聞,若涉及沒有血緣之人,更可能引發糾紛!一位人妻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公公生前允諾要給照顧他30年的「阿姨」250萬元遺產,但大姑在公公過世前就把戶頭裡1700萬存款領光,如今阿姨生活出現困難,老公竟要原PO先墊付3萬元的生活費,讓人妻不滿「憑什麼要我付?!」這位人妻表示,公公生前由一位「阿姨」照顧30年,公公曾承諾「哪天他先走了,要給阿姨250萬生活」,而家人擔心阿姨一次花光250萬,因此協調改成每月支付阿姨3萬生活費。沒想到大姑竟在公公過世前就拿走他帳戶裡的存款與金飾,更在公公走後把阿姨趕出家門。如今公公已離世1年,大姑仍擺爛不願處理遺產分配,只拿出一份簡單的Excel表,上面寫著1700萬。而今阿姨生活出現困難,頻頻打電話催問家人何時可以拿到錢?原PO老公竟要她先墊付3萬元,讓原PO不滿直呼:「公公遺產沒到位,有什麼理由要我先支,我不支不可以嗎?」對此,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律師指出,兩代之間的感情糾葛錯綜複雜,老先生想照顧枕邊人的心意,或許子女並不認同,既然無法強要子女遵從,最好的方式就是事先透過法律「專業」的安排,貫徹自己的心願。
閱讀更多
2025-01-10
劉韋德 律師
現行自書遺囑的規定是在民國19年就有了,到現在快要百年,至今沒有修改過,那時電腦尚未發明,中文打字機也不普遍,當時立法的人,可能也沒想過是否可以利用電腦或是打字機的方式來做自書遺囑。
閱讀更多
2024-11-29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借名登記,是我國人常見的一種財產管理方式。但令人困擾的是,如何要求返還?借名登記關係,通常發生在親屬,或是一起投資的朋友之間。背後的原因動機,不一而足,五花八門。諸如,家屬貸款可以有優惠利率方案,因此就用他的名義登記購置房產。打官司期間,不方便把自己真實的財產情況公開,避免新增困擾,所以買房也借用親屬名義登記。而若是,父母使用子女的名義購置房產,一開始可能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小孩一定會聽自己的話,隨時要取回沒有問題。但隨時間經過,孩子長大,甚至結婚有配偶,父母年邁,其他小孩覺得不公平或擔心未來有分配財產的 爭議 ,此時父母要跟孩子說「房產登記回來?或是「登記部分持份給其他兄弟姊妹?」許多時候,都會遇到困難。
閱讀更多
2024-11-01
卓良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1/ 19
第 1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