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
張明淑
我正一步一步準備死亡。如果我死了,留下的物品會成為遺物,但若我在死之前送出去,就成了聊表情意的象徵,所以我一直在把我的物品分送給周遭親友,作為情意象徵。有時我也會開玩笑似地跟兩個兒子說,「如果媽死了,葬禮要辦得簡單點。節省葬禮的開銷,要轉交給媽服務的社會福利機構。祭拜就免了。只是媽身為天主教徒,媽離世那天,就幫我辦追思亡者的彌撒吧!那個儀式也是一種祭拜。」
閱讀更多
2023-02-08
趙昱鯤
過去我們常常覺得金錢和人的幸福感是正相關。只要努力賺錢,就能過想要的幸福生活。可是許多研究發現,幸福感和財富累積之間的關係有一個轉折點。在轉折點之前,人的幸福感確實會隨著財富增加而提升,但是過了轉折點後,即使收入繼續成長,幸福感也很難再有明顯的提升。
閱讀更多
2023-02-06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二○一五年夏天,我們正在搜尋某男子的行蹤。該男子正是在大約十年前企圖與患有失智症的母親共同自殺,後因承諾殺人被判有罪的山岡龍一(時年54歲,化名)。龍一於二○○六年二月一日,在京都市伏見區的河灘上將母親君枝(86歲,化名)殺害,隨後在同一地點自殺未遂。
閱讀更多
2023-02-06
彭蕙珍
「疫情後,人類生活的樣貌改變了,儘管已經解封,生活看似回到正常,其實並沒有。所以,我們超前佈署5年後會發生的移動、居家照服、偏鄉等服務需求。」在逢甲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的侯勝宗被稱為「最懂計程車司機的教授」,在疫情時他做了一項創新,讓計程車司機升級,成為照服員。這項計劃不只照顧偏鄉老人,2020年新冠疫情嚴峻,全台3級警戒時,這群熱血司機更投入確診者接送服務,同時和新北市政府合作,總計接送4300多位確診者,讓他們安心返家,針對這次活動取名「微光計畫」。侯勝宗驕傲道:「在那一場戰役裡,我們沒有一位司機染疫。」他成立的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獲選為第25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回饋社會公益活動的受贈單位之一。
閱讀更多
2023-02-04
聯合報/記者 王長鼎
今周刊編按:新北市中和區周五(2/3)傳出一家4口3人成乾屍的人倫悲劇,僅存84歲的失智父親獨活!楊姓一家2個兒子因病無法自理生活,84歲父親則罹患失智症,平日起居全靠81歲的母親陳姓婦人打理。悲劇疑似因陳婦猝死,致使2個兒子陸續死亡,警消破門時赫見老翁就在2兒子的遺體邊喝粥,詢問事發經過,僅淡淡地表示:「兒子們睡很久了!」檢警週六(2/4)相驗後確認陳姓老婦人與2名兒子是病死與自然死亡,無受傷及自殺跡象,排除外力介入,目前遺體已發還楊家親友處理,社會局也介入協助後續處置。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中和4口身心障礙家庭悲劇,2/2社會局和衛生局社工、公衛護士在聯絡時一直沒有聯絡上,所以通知里長到現場去看,才發現這樣一個悲劇,已安排老父親到照護機構安置,喪葬部分也會全力協助。侯友宜說,新北市有高壓力喘息負荷專案,民眾有需要時由社工來幫忙,讓家屬能減輕負擔,以不斷地關心以及提供更多的方案,來照顧身心障礙者。
閱讀更多
2023-02-01
郭美懿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位超過65歲,加上少子化影響,讓越來越多人提前關注老年的退休理財與長照規劃。日前一名女網友表示,家裡有個失能需要長照的老人,但發現一個月的長照費用要5~6萬元,因此上網求助:「萬一我老了怎麼辦?一般家庭或是獨生子女要怎麼負擔?」
閱讀更多
2023-01-17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我國於2025年,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人口占比大於20%),因此,金管會也推動信託 2.0「全方位信託」計畫,其中安養信託也是一個重點項目。到底信託可以如何協助到我們規劃退休人生呢?以下是筆者協助處理過的一個案例,與您分享。
閱讀更多
2023-01-16
郭美懿
隨時代改變,現代家庭關係未如過去一般緊密,家族長輩過世後,繼承者可能對處置遺產各有意見,或是根本不知道有不動產可以繼承,使得許多房屋及土地無人繼承,最終流入國庫。資深地政士建議,若真繼承祖產,卻不知道土地在哪裡,可以花400元 申請 「指界」,「說不定還會發現自己是土財主,一夜成為億萬富翁!」
閱讀更多
2023-01-16
癌症希望基金會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每年超過1萬名女性罹患乳癌。根據統計,有高達6至9成的乳癌病人飽受癌因性疲憊所苦,甚至有人因為虛弱、沒有元氣,想放棄治療。癌因性疲憊可以透過運動、飲食等非藥物方法,以及藥物來改善,乳癌姊妹千萬不要被癌因性疲憊打敗。
閱讀更多
2023-01-16
NOW健康
現年60歲的王先生(化名)曾因甲狀腺乳突癌接受局部切除、碘131治療。然而,某次定期追蹤卻發現腫瘤指數異常上升,確認為甲狀腺癌復發,便再次施以局部切除搭配碘131治療。不料不久後腫瘤指數仍持續上升,又再度復發……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