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疫苗接種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97

這個冬季「不會太好過」...BA.5、流感恐同時爆發,3類人死亡率高!醫籲:快做這件事

tCol 2022-09-14

黃明惠

這個冬季「不會太好過」...BA.5、流感恐同時爆發,3類人死亡率高!醫籲:快做這件事

本土確診又上攀至5萬例以上,是自6/23後的新高紀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示警,今年冬天新冠肺炎和流感很有可能會同時爆發,「與病毒共存的第一個冬季,真的不會太好過。」

閱讀更多

確診拿嘸抗病毒藥?輕症用清冠一號可降病毒量!48小時緩解發燒、喉痛,兒童依體重調整用量

tCol 2022-05-27

郭美懿

確診拿嘸抗病毒藥?輕症用清冠一號可降病毒量!48小時緩解發燒、喉痛,兒童依體重調整用量

本土新冠疫情進入高原期,隨著確診數逐日累積,也讓中藥「清冠一號」供不應求。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指出,口服抗病毒藥交互作用多,也不是每個確診者都適合吃,此時可選擇清冠一號,同樣能有效降低病毒量,快速緩解症狀。他也強調,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一定要由中醫師評估患者體質、病況才適合使用。

閱讀更多

新冠肺炎快篩陽性=確診》哪些情況要PCR?喘胸悶...緊急症狀需就醫?誰要領藥哪裡領?8大QA秒懂

tCol 2022-05-27

聯合新聞網 / 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快篩陽性=確診》哪些情況要PCR?喘胸悶...緊急症狀需就醫?誰要領藥哪裡領?8大QA秒懂

「快篩陽等同確診」5月26日起上路,快篩陽性民眾未來經醫師評估診斷確診後,將不須出門PCR採檢。圖為中正紀念堂防疫急門診,辛勤的醫護與民眾「並肩戰疫」。本土新冠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持續滾動式調整相關防疫政策。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也宣布「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將在26日正式上路,《聯合新聞網》為讀者整理系列問答,讓你一看就懂。

閱讀更多

我快篩陽性了要去哪做PCR?北北基46個PCR篩檢站「線上預約」免排隊、地點一次看

tCol 2022-05-24

聯合新聞網 / 綜合報導

我快篩陽性了要去哪做PCR?北北基46個PCR篩檢站「線上預約」免排隊、地點一次看

有鑑於PCR採檢需求暴增,北市的社區篩檢站已由12處增至24處,新北也設置38處篩檢站提升篩檢能量,民眾快篩陽性後該去哪裡PCR核酸檢測呢?

閱讀更多

新加坡擴大解封,每天數千確診、照樣「擠地鐵約吃飯」…他們如常生活「關鍵是做這個」

tCol 2022-05-01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

新加坡擴大解封,每天數千確診、照樣「擠地鐵約吃飯」…他們如常生活「關鍵是做這個」

編按:新加坡在後疫情時代,重新對外開放、在東南亞地區取消旅行限制,很大程度上已經恢復疫情流行前的日常。不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五一勞動節的談話指出,全球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各國央行緊縮政策,新加坡必須為更多的經濟挑戰做好準備,他也警告,明年全球經濟可能面臨衰退。李顯龍說因為俄烏戰爭,為新加坡年初原本抱持謹慎樂觀的新冠疫情復甦前景蒙上陰影:「新加坡人已經感受到戰爭對生活成本的影響,新加坡每年因為能源價格上漲,而遭受80億新幣(約454億港元)的打擊。」(原文刊登於2022/4/26,更新時間為2022/5/1)

閱讀更多

BA.2恐成主流病毒株!中國疫情失控給台灣哪些啟示?5個Q&A一次看懂

tCol 2022-03-28

林信男

BA.2恐成主流病毒株!中國疫情失控給台灣哪些啟示?5個Q&A一次看懂

在部分國家陸續放寬防疫限制、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快速傳播的情況下,包括歐洲、中國,近期都出現確診病例增加的現象,外界估計,美國也可能發生新一波感染潮;對此,白宮首席醫學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分析,BA.2的傳染力,較BA.1高出50%至60%,預期隨著時間推移,BA.2將成為主流變異株。

閱讀更多

林口長庚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出爐 不論何種廠牌皆能有效對抗Omicron

tCol 2022-03-17

數位內容部

林口長庚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出爐 不論何種廠牌皆能有效對抗Omicron

國內COVID-19疫苗第三劑追加劑接種率已突破4成,朝5成邁進。究竟追加劑的效果如何呢?林口長庚醫院今(17)日發表國內第一份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發現不論是使用哪一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生成效果,也更能有效對抗Omicron變種病毒。而施打後的副作用,則以莫德納比例最高,高端比例最低。

閱讀更多

Omicron輕症真沒關係?這大國死亡數超越Delta全球最慘… 研究揭「1類人」最易重症

tCol 2022-02-08

翁申霖

Omicron輕症真沒關係?這大國死亡數超越Delta全球最慘… 研究揭「1類人」最易重症

新冠病毒(COVID-19)在全球肆虐逾2年,期間更夾帶各種傳染力高的變異株,包括Alpha、Delta,直到目前最流行的Omicron。近來有諸多說法指向,即使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通常只是輕症如感冒一般,這種想法讓不少人的警戒心漸漸鬆懈;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染上Omicron真沒關係嗎?根據數據顯示,美國Omicron死亡病例已超越去年秋天Delta變異株疫情,不僅是已開發國家中最高,更是全球之冠,也有最新研究發現,「特定族群」染疫後重症和不良預後機率明顯提升,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平均1個禮拜逾4萬確診,丹麥為何敢全面解除防疫限制?3理由讓他們決定與病毒共存

tCol 2022-02-07

林信男

平均1個禮拜逾4萬確診,丹麥為何敢全面解除防疫限制?3理由讓他們決定與病毒共存

「我們已經準備好,走出冠狀病毒的陰影。我們要對(防疫)限制說再見,迎接疫情前的生活。」1月下旬,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宣布,自2月1日起,除入境相關規定外,該國將解除包括戴口罩、進出公共場所須出示 疫苗接種 證明,以及限制餐廳、夜店營業等防疫措施,進入「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

閱讀更多

別把Omicron當感冒!這2類人重症率還是很高 疾管局前局長:台灣要和病毒共存要等「這時候」

tCol 2022-01-22

蕭婷方

別把Omicron當感冒!這2類人重症率還是很高 疾管局前局長:台灣要和病毒共存要等「這時候」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單日爆發82例本土確診,全台7縣市都有確診足跡,不明傳播鏈與感染源持續增加中。前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今受訪時直言,台灣已經無法靠精準疫調圍堵病毒擴散,只能尋求被動「減災」、難以主動「清零」,應觀察新冠病毒「流感化」的速度與趨勢,透過疫苗與抗病毒藥物,與病毒和平共處。蘇益仁強調,台灣仍有20%左右長者尚未接種基礎劑,且「65歲以上長者」及「高危險群人口」兩族群,即使接種完二劑仍有高比例重症率與死亡率,直言台灣目前還沒滿足與病毒共存的要件,呼籲民眾仍要確實防疫、儘速接種第三劑疫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