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劉佳宜
六十七歲的湯伯因為關節疼痛、暈眩與胸悶,經急診評估之後轉住院治療。護理師看見陪伴的大女兒,在照顧上有很多焦慮跟緊張,所以希望社工師能前去瞭解,他們是否需要幫忙。
閱讀更多
2019-12-09
許禮安
到底是病人還是家屬無法承受打擊?通常是家屬以為病人無法承受打擊,可是這個必須要詢問病人才能認定啊!在沒問過病人之前,純粹只是家屬把想法投射到病人身上罷了。
閱讀更多
2019-11-20
國健署
大腸癌是國人最常見的癌症,根據103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全年有15,764人罹患大腸癌,並已連續第9年蟬聯國人的癌症發生人數首位。
閱讀更多
2019-11-12
照護線上
排便有血是相當常見的狀況,從1、20歲的年輕人到7、80歲的老年人,都會因為排便的時候見到血而到醫院求診。絕大多數的患者是痔瘡出血,而其他可能的問題還有肛裂、瘻管或大腸直腸癌。醫師在下診斷時往往會依據年齡而做不同的判斷,大腸直腸癌較好發於中老年人,年紀越大機率越高,不過醫學上總是會有例外。
閱讀更多
2019-11-08
吳思瑩
是家醫科醫師,同時也是心臟內科名醫的陳衛華,在30年間罹患了三種癌症: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抗癌至今,身體狀況愈來愈好,且聽他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成功戰勝癌症。他也在對抗癌症成功後,勉勵自己,以及每一個人:只要勇敢活下去,你的人生肯定更精彩!
閱讀更多
2019-11-03
林芷揚
一位胃癌末期的病人,被診斷出來時,醫師判斷只有半年可活,為了與癌症病魔一搏,他接受醫師建議,採取腹腔切開手術,將癌症腫瘤切除後,再配合「腹腔熱化療法」;沒想到,這位病友至今已存活十年!
閱讀更多
2019-10-07
NOW健康
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無分窮貴,都有罹癌可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健康生活、抗癌「3支箭」即「我願意戒除抽菸、喝酒、嚼檳榔」、「我符合篩檢資格,我願意4癌篩檢全壘打」、「假如我是 癌症病人 ,我願意接受治療」,希望全民免於癌症威脅。
閱讀更多
2019-09-24
楊育正、楊惠君
當你們不再看見我的時候,孩子,我卻從不曾離去。早晨,陽光照進你的門窗,你是否感到溫暖?孩子,我就在你的身旁。日落時,微風拂過樹梢,在沙沙作響的枝葉聲中,孩子,你可聽到風中夾雜著我的言語?夜深時刻,當清涼的月光從門縫滲入,那時我正躡手躡腳,深情的凝視著你,我的孩子,縱然你從此不再看見我,我卻從來不曾離去。
閱讀更多
2019-09-24
楊育正、楊惠君
編按:前馬偕醫院院長楊育正抵抗癌症,從「淋巴癌」中重生,讓病態消失。他指出,能抵抗癌症重生,多虧自己在當醫師時,教授的抵抗癌症處方,以及朋友、家人的陪伴,才能在淋巴癌的魔爪中,將自己救出,重新再活一次。
閱讀更多
5/ 9
第 5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