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社會

顯示第 181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想吃就吃吧!日本精神科權威給高齡者的建議:70歲身體不會比65歲好,戒口未必能活更久

tCol 2024-09-11

陳禹蓁

想吃就吃吧!日本精神科權威給高齡者的建議:70歲身體不會比65歲好,戒口未必能活更久

無論個體差異多大,死亡都是人人的命運共同歸宿。長期服務於高齡醫院的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認為,隨心所欲地生活,才是熟齡幸福的祕訣。

閱讀更多

如果重來不逼兒子補鋼琴、念私校!她49歲被退休後悔:花600萬繳孩子教育費「不如拿來存退休金」

tCol 2024-09-10

嫺人

如果重來不逼兒子補鋼琴、念私校!她49歲被退休後悔:花600萬繳孩子教育費「不如拿來存退休金」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媽「留一口氣回家」卻受折磨,她成宗教師為上萬人送行…釋普安: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善終做準備

tCol 2024-09-09

郭美懿

媽「留一口氣回家」卻受折磨,她成宗教師為上萬人送行…釋普安: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善終做準備

想像中,出家人的修行不沾凡塵,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宗教師顧問釋普安卻「入世」得很。安寧病房的工作,讓她經常需要握著臨終病人的手,或試圖平靜面對至親即將離世而歇斯底里的家屬。她照顧的也不只是佛道教徒,更多是其他信仰或無神論者,甚至打破戒律,陪著病人一起翻聖經、唱詩歌。18年來她如同擺渡人,為上萬名病患送行,有市值逾百億的企業總經理、不識字的童養媳阿嬤、也有大半輩子關在監獄裡的黑道流氓,甚至是出生僅48天的新生兒。她說,來到臨床後,對「苦難眾生」4個字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安寧病房,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閱讀更多

房產沒買對,努力全白費?他把《富爸爸窮爸爸》看了100遍體悟「有錢人和普通人5個差別」

tCol 2024-09-09

子安

房產沒買對,努力全白費?他把《富爸爸窮爸爸》看了100遍體悟「有錢人和普通人5個差別」

「財富如同氧氣存在並環繞於我們生活的四周,但多數人從未正視財富,了解財富。」本書作者子安將羅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窮爸爸》看了100遍,並成功​​打造存款收入、財富自由方法落地實踐方法,實現從薪資人民幣1200元到身價過億的傳奇經歷。

閱讀更多

這麼簡單都做不好…總用壞話激勵孩子?心理師:嘴壞就是壞,別讓他長成「負向對待自己」的大人

tCol 2024-09-05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這麼簡單都做不好…總用壞話激勵孩子?心理師:嘴壞就是壞,別讓他長成「負向對待自己」的大人

父母是孩子在成長時期的最重要支持系統之一,許多人習慣用「負向語言」來試圖激勵孩子:「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會做?」、「這有什麼好哭的,丟臉!」或許這只是表達父母的期待、或希望孩子做得更好的期許,但這些由父母帶給孩子的想法,會慢慢變成他們自己的信念價值,然後逐漸成為這樣負向對待自己的大人。

閱讀更多

獨立女子為何愛上「媽寶」?御姊愛:原來是在尋找「安全感」,解開戀愛密碼的關鍵

tCol 2024-09-05

御姊愛

獨立女子為何愛上「媽寶」?御姊愛:原來是在尋找「安全感」,解開戀愛密碼的關鍵

我還記得,自己曾在研究所時期與學校裡的輔導老師,有過一次不經意地聊天。我跟她說:「不知道為什麼,我每一次交往的男朋友都是媽寶。只要他們家裡一有家庭活動,立刻就會把我丟在一旁。」輔導老師問了我的家庭情況,得知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獨立慣了。她又問:「妳交往的對象,是不是都並非來自單親家庭?」有趣,這問題,我從來沒想過!回想了一下,真巧!還真是每個男孩都來自和樂融融,彷彿《生活與倫理》課本上畫的那種美滿家庭。

閱讀更多

70歲婦從內向變開朗!社宅生活豐富多彩:「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下樓就能參與活動、交朋友

tCol 2024-09-05

楊寧茵

70歲婦從內向變開朗!社宅生活豐富多彩:「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下樓就能參與活動、交朋友

「如果讓我在這裡住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我願意!」— 高雄前金區大同社宅銀髮住戶 吳衡英我幾次到「林投好客廳」都會遇到人稱「衡英阿姨」的吳衡英,她總是很熱情地招呼來訪的客人,或者協助弘道的工作夥伴張羅好客廳的大小事,還在「共生祭」時負責擔任導覽長輩,每天帶好幾團分享社區大小事,「說不累是騙人的,但真的很開心!」我原本以為她一定本來就是一個活潑外向的人,結果她說:「其實我很內向的,是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

閱讀更多

她沉迷小說,被母一巴掌打回現實生活,學到節制是為了負責:跟佣人認真學做飯菜,別自以為是

tCol 2024-09-05

蔡穎卿

她沉迷小說,被母一巴掌打回現實生活,學到節制是為了負責:跟佣人認真學做飯菜,別自以為是

開始成立工作室,踏踏實實、親力親為地實踐杜威的「生活即教育」。轉眼已過十二年,從一天相處,到有了高雄工作室,能日昇日落地相聚,以隔代之力、隔代之情、隔代的觀念來教導孩子,既是榮幸,也是苦力。榮幸的是,假如沒有孩子和我之間,那座由父母搭建起的信任橋樑,以現今的 社會 ,我有很多理想是堅持不下來的;而自以為十分努力掘出的意見溝渠,也不一定能相通。

閱讀更多

超高齡社會,蘊藏巨大潛力!「優世代」不只中高齡就業,它代表全新機會、市場、在地安老尖兵

tCol 2024-09-05

楊寧茵

超高齡 社會 ,蘊藏巨大潛力!「優世代」不只中高齡就業,它代表全新機會、市場、在地安老尖兵

再不到幾個月,臺灣就將成為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超過二十%的超高齡 社會 ,媒體和民眾普遍對於超高齡 社會 的快速來臨抱持著恐懼和負面的心態,而忽視了其中可能蘊藏的巨大潛力和機會。其實,人類快速高齡化創造了一個全新世代—The Young Old,簡稱YO(優)世代。善用優世代的力量,結合共生社區的推動,我們可以讓臺灣的人口超高齡化變得不那麼可怕,讓人人都可在地安老的幸福高齡 社會 成為可能。

閱讀更多

成為照亮他人的一盞燈!李偉文:相信持續的力量、堅持默默付出,在急功近利的世界中點亮希望與價值

tCol 2024-09-05

偉文隨筆

成為照亮他人的一盞燈!李偉文:相信持續的力量、堅持默默付出,在急功近利的世界中點亮希望與價值

「許多事,必須一直做下去,始能漸漸被人明白。能被明白,就彷彿暗夜旅人有了一燈相照,那是值得,也是幸福。」這是 社會 評論家南方朔寫的。在這追求爆紅、迅速成功的時代,我卻相信累積的力量,我也相信持續努力的效果。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