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5
彭蕙珍
全台用電量暴增,連台電也受不了長年虧損,決定調漲電價,雖然目前一般住宅每月用量1000度(一期電費2000度)以下「凍漲」,但長期趨勢仍然看漲,只要待在室內冷氣全開,一期電費恐怕就會動輒破萬。省電達人張偉明從小在眷村長大,家境困苦養成了節約好習慣,即使在夏季,一家3口一期電費都維持在2000元以下。他表示,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省電是愛地球的表現。
閱讀更多
2022-06-24
陳玟均
事業心強的女性,婚後往往要面臨家庭與婚姻兩難兼顧的壓力,如果妳剛好又有一位主見很強的婆婆,那更是雪上加霜。我和我的婆婆在過去的十五、六年來,關係一直十分緊張,直到近幾年,我自己觀察發現,或許是因為我們兩個太像了,不僅外型相似,性格也都極有主見,直來直往、從不忍氣吞聲。因此,強強碰撞的結果,如果不是英雄惜英雄,就只能是互看不順眼了。
閱讀更多
2022-06-24
陳玟均
我的母親很早婚,我又是家中第一個小孩,所以我們的年齡差距很小,彼此之間沒有所謂的親子代溝,很多時候她倒更像是我的朋友,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好幾次她看著我感嘆地說道:「妳這麼聰明,如果當初不要休學,書讀高一點,也許就不用過這麼多辛苦的日子。」我也會附和地回答:「對啊!早知道那個誰誰誰跟我求婚的時候,我就嫁給他當少奶奶就好了。」
閱讀更多
2022-06-17
疑案辦
編按:台南市驚傳30多歲女子,疑似不滿丈夫長期暴力對待、又被出言恐嚇,忍無可忍下,拿事先準備好的熱水朝還在睡覺的丈夫潑灑,後持刀砍殺丈夫,最後送醫不治。其實夫妻兩人早在2015年、2020年就曾因為言語衝突通報,女子被捕後坦言,真的對丈夫是無法再忍下去,才會痛下毒手,而社會局也介入協助安置2歲兒子。社會局表示,如果遇到家庭暴力危機衝突,務必設法離開現場、迴避衝突,若是需要婚姻諮商或心理輔導,都可撥打113保護專線由專人協助,或向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求助。----------------------1998年6月26日上路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已經實行24周年。《家庭暴力防治法》簡稱家暴法,是為防治家庭暴力行為及保護被害人權益而制定的法令。立法起因於1993年的「鄧如雯殺夫案」。鄧如雯及身邊家人均長期承受來自於丈夫林阿棋的暴力虐待,鄧如雯15歲時即遭林阿棋多次強暴懷孕,在林多次暴力脅迫其家人及小孩後,被迫與林結婚。婚後鄧如雯曾因不堪毆打而離家,但又因林到其娘家大肆施暴及恐嚇全家,甚至揚言強姦鄧的妹妹後將其賣到妓女戶,使鄧如雯不得不返家。連鄧女與林男生下的兩個幼子也無法倖免,甚至遭林提起孩子投入洗衣機內啟動機器成傷。鄧如雯歷經7年的暴力凌虐,終在林又恐嚇殺鄧全家時,鄧為保護家人而趁趁林熟睡時,將林殺害。當時因為相關法令規定不足,使之求助無門,以致犯下此案。事件過後,引發社會討論,婦女權利團體亦開始催生家暴法的訂立。1998年6月,台灣全面實行民事保護令制度,是亞洲第一個實行家暴法的國家。(原文刊登於2019/7/30,更新時間為2022/6/16)
閱讀更多
2022-06-15
郭美懿
台中一位35歲女老師3個月前感染新冠肺炎,痊癒後卻留下疲倦後遺症。不但爬樓梯感覺吃力,就連授課也不若過去有活力,講個10、20分鐘就「凍未條」,只好趕緊求助中醫,經中藥搭配食療調理後已恢復7~8成肺活量,無須使用「小蜜蜂」講課。
閱讀更多
2022-06-08
千里淳風
確實,我們的社會一直有股 聲音 ,鼓勵大家「做自己」。「做自己」當然是好事,但我常想,大家真的知道如何「做自己」嗎?其實,這件事比想像中還難。
閱讀更多
2022-05-27
偉文隨筆
擁有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幸福感最大的來源,能夠帶來比金錢更大的滿足,這是許多調查與研究都共同呈現出的結論。
閱讀更多
2022-05-27
林靜君談心室
「工作量如海水倒灌一樣湧進來,主管一貫風格要求要快、狠、準,我該怎麼辦?」「只要聽到LINE的 聲音 響起,就心跳加速、胸悶,有時會很想哭。」「到辦公室的途中開始反胃想吐……。」Covid-19疫情還在高原期,隨著確診人數的增加,許多人的工作節奏被打亂,一邊防疫、一邊應付各種突發狀況,身心緊繃而出現失眠、易怒、憂鬱、腸胃不適、皮膚等身體與心理症狀。這些問題如果放置不理,長期累積下來就可能惡化為難解的宿疾。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