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4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年近60的張先生才剛退休,正籌劃另一階段的生活,不料陸續出現夜間盜汗、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原以為是年老退化所致,但隨著腹部疼痛加劇,甚至在左上腹摸到硬塊,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了罕見「骨髓纖維化」。
閱讀更多
2018-02-22
愛長照
編按:侯昌明父親罹患失智症22年,於2019年2月14日過世。媒體報導,侯昌明表示父親當天下午開始嘔吐、腹瀉,情況緊急,救護車抵達家中約5分鐘後,父親就已沒了呼吸。救護人員詢問是否需要急救,侯昌明因擔心父親 肋骨 斷裂,決定放棄急救。14日當晚,侯昌明在臉書發文表達哀痛心情,提到「當我得到金鐘獎,你卻已失智多年/當我有能力改善生活,你卻已不認得我/當我還想再多看著你說說話,你卻決定到天上當天使」文末,侯昌明對父親說「爸 你放心的去/放心的去找媽 找兄弟姐妹/這裡 有我」,令人鼻酸。事實上,侯昌明在去年一場長照講座分享照顧者心聲時,就曾提到對於是否急救父親的糾結心情:「到底要不要急救?那夜我好煎熬。但急救,是為了滿足我自己,還是真的對爸爸好?」
閱讀更多
2018-01-31
梁任瑋
露營風正夯,帶動露營場地、周邊裝備商機無限,然而全台多處營地之安全性屢遭受質疑,他,是周恒青,為了轉型合法經營,不惜砍掉一切重練,致力打造北海岸頂級奢華度假村。
閱讀更多
2017-10-26
趙敍廷
近年台灣興起精釀啤酒風潮,數百款特殊口味任君挑選,但對正港啤酒迷來說,自己釀喜歡的口味才是王道。愛喝啤酒嗎?來看今年台灣自釀啤酒大賽冠軍與狂熱分子的玩啤故事,最對味的啤酒,絕對是自家釀的那桶!
閱讀更多
2017-10-26
趙敍廷
沒見過誰的家這麼誇張,大門口一座磚窯、一台義式咖啡機,全家共五個冰箱;廚房裡有切肉機,天花板懸吊式起重機的下方,並排著酒廠級容量五十公升的煮麥汁機器及塔式蒸餾器,這些,全是貨車司機劉家緯的大玩具。
閱讀更多
2017-08-16
撰文/萬年生、王炘珏,研究員/張朝鈞
五・四%、一九·七%、五○%,這三組關鍵數字,藏著當前對你我健康的最大威脅。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二○一六年,台灣有九三七二人死於肺癌,占所有死亡人數的五・四%。這個死亡數字,不只超過男性發生率最高的結腸直腸癌、女性發生率最高的乳癌兩相加總,更首度比過去的「國病」肝癌造成的死亡人數還高出逾千人。
閱讀更多
2016-06-02
陳玉華
二○一八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迫使大家在壯年時期就思考死亡議題,本刊調查,有七成六民眾想預立醫囑,但其中,僅五七%長者有意願。「老人照顧老人」的時代將屆,專家教你如何向父母開口談死亡,縮短世代生死觀。
閱讀更多
2016-06-02
撰文/陳玉華、研究員/楊明方
人生,終有一死,但我們一輩子在逃避這個結局。在科技發達下,越來越多人在醫療現場被延命加工,一息尚存,卻毫無尊嚴。年初,亞洲第一部善終法案《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通過,開啟「自己善終,自己來」的新紀元。死亡,不再是禁忌與懼怕,而是生命的凝視與整理。清楚交代,告別摯愛。人生最後一哩,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閱讀更多
2015-05-07
任中龍
台灣有150萬名海洋性貧血帶因者,輕、中度患者因症狀不明顯常忽略,有人甚至當了阿嬤後才發覺自己是患者,醫師特別提醒,若長期不追蹤,可能發生脾臟腫大甚至心臟衰竭等致命疾病。
閱讀更多
6/ 7
第 6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