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5
台灣好食材Fooding
許多人在冬天常感覺手腳冰冷,體質通常屬「血虛」或「氣虛」,兩者癥候雖有不同,前者容易疲累、感冒、循環功能不良,後者 臉色蒼白 、蠟黃,女性月經偏暗或淡,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師楊淑君建議,平時可以泡杯「枸杞桂圓紅棗茶」飲用,既暖身又養生,搭配簡單的穴位按摩,寒風颼颼也能很健康。
閱讀更多
2018-11-07
林芷揚
今天是「立冬」,代表冬天開始,也是華人最愛進補的日子!無論是麻油雞、薑母鴨還是羊肉爐都大受民眾歡迎。不過,古時候流傳下來的補冬傳統,時至今日同樣適用於現代人嗎?
閱讀更多
2018-08-16
林芷揚
全台洗腎人口超過8.7萬人,不少民眾因為沒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或是忽略腎臟發出的警告,等到症狀嚴重、就醫檢查時,才發現已經是末期腎臟病,不得不開始洗腎。
閱讀更多
2018-05-23
台灣好食材Fooding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但如果缺鐵導致貧血,可就美不起來唷!中醫師建議,平時應睡眠充足、避免過度勞動,多吃烏骨雞、黑芝麻、胡桃、紅肉、昆布、紫菜等鐵質食物,貧血症狀改善,人就變美囉!
閱讀更多
2016-06-22
國泰綜合醫院
三歲的小明上星期感冒才好,早晨起床卻突然的痙攣性腹痛,躁動又哭鬧不安,雙腿屈曲, 臉色蒼白 且盜冷汗,於是媽媽帶他到附近診所就醫,醫師初步診斷是「腸套疊」,遂轉來本院進一步診治,腹部超音波檢查並無發現具靶子圖形之腸套疊,醫師建議留院觀察,隔天媽媽發現小明小腿出現小小的紫紅色突起疹子,醫師告訴媽媽小明可能罹患了「類過敏性紫斑症」,媽媽覺得很疑惑,小明身體一向健康也不曾對任何藥物或食物過敏,為什麼會得到類過敏性紫斑症?
閱讀更多
2015-06-18
李建興、許秀惠
老祖宗說的好,「上醫治未病、中醫治已病,下醫治末病」,在預防重於治療的鐵律下,平日就該警覺身體傳出的訊號,尤其正確理解反映身體機能的數字,才能進行精準的健康管理。一個數字,代表一個密碼,解讀它、看懂它、改善它,健康之道就在其中。
閱讀更多
2011-11-24
施愛倩
2001年時,知名歌手潘安邦在吉隆坡演唱時,突然發生「急性主動脈剝離」,差點撒手人寰;日前,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開鼻竇囊腫手術,因主動脈剝離猝死,使得「主動脈剝離」引起大眾關注。編按: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12月8日晚間因主動脈剝離昏迷送醫,徹夜開刀,於10日經搶救無效過世。
閱讀更多
4/ 4
第 4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