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臨床心理師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8

年紀愈大後才明白,什麼樣的人,才是我的理想伴侶:愛一個人,就該愛、享受他本來的樣子

tCol 2025-04-10

大衛‧蘭森(David Rensin)

年紀愈大後才明白,什麼樣的人,才是我的理想伴侶:愛一個人,就該愛、享受他本來的樣子

身為 臨床心理師 ,我發現自己越發享受與男案主進行心理諮商的過程,只不過,「性諮商」會談的特性往往與男人對「男子氣概」的觀念相衝突,一旦衝突加劇,我會先停下來,問一個重要的問題:「做一個男人有什麼意義?」我問這些男人為什麼不表露感情,他們通常會回答:「這種行為是脆弱的。」我想他們大概都想當超人吧。

閱讀更多

「斷捨離」不是清出空間,而是讓心靈擺脫「隱形壓力」!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才更清楚自己要什麼

tCol 2025-01-17

郭美懿整理

「斷捨離」不是清出空間,而是讓心靈擺脫「隱形壓力」!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才更清楚自己要什麼

農曆新年將至,在大掃除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為了哪些東西該丟、哪些舊物該留,而感到猶豫難決?心理師表示,在人生累進的過程中,我們常賦予物品意義、難以捨離。但在生活空間逐漸被物品佔據的同時,也會讓心理背負隱形壓力,因此需要適時「斷捨離」,釋放更大的空間讓心靈呼吸。

閱讀更多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tCol 2024-11-01

卓良珍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天氣轉冷,心情也「換季」?爆吃、昏沉、提不起勁…7種方法放鬆身心,對抗「季節性憂鬱症」

tCol 2024-10-18

蔡曉萱 整理

天氣轉冷,心情也「換季」?爆吃、昏沉、提不起勁…7種方法放鬆身心,對抗「季節性憂鬱症」

秋冬來臨,不僅氣溫驟降,許多人的心情也隨之低落,這種依循季節轉換而出現與消失的憂鬱症類型,被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因多發作於秋冬,所以也被稱為「秋/冬季憂鬱症」。秋冬日照時間較短、氣溫較低,容易引起情緒低落與憂鬱症狀,患者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與樂趣、易怒、昏昏欲睡,甚至渴望碳水化合物、體重上升。心理師建議,這時候可以建立自己專屬的「情緒保健箱」,也可以透過飲食調整,度過秋冬的情緒低潮期。

閱讀更多

花蓮7.2強震,「921恐懼集體湧現」!災後焦躁、易怒、難以入眠…心理師「5字訣」安定身心

tCol 2024-04-03

郭美懿整理

花蓮7.2強震,「921恐懼集體湧現」!災後焦躁、易怒、難以入眠…心理師「5字訣」安定身心

今日(4/3)早晨7點58分,臺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7.2地震,震央位於花蓮近海,深度僅15.5公里,為極淺層地震。403地震震撼全台,隨後發生數十起餘震,讓不少人勾起25年前921大地震的集體恐懼。心理師提醒,災難、危機事件的發生常會引發焦慮症狀,正常約在3天內會逐漸緩解,也可利用「安、靜、能、繫、望」5字訣來加速安定身心,但若持續感覺焦躁、易怒、難以入眠,可考慮尋求專業協助。

閱讀更多

媽媽在眼前,我卻覺得失去她…心理師給失智症家屬的心靈藥方:4方向調適失落,過好當下每一刻

tCol 2023-09-17

郭美懿

媽媽在眼前,我卻覺得失去她…心理師給失智症家屬的心靈藥方:4方向調適失落,過好當下每一刻

大腦退化會漸漸改變失智症患者的一切,變得再也不像過去我們認識的那個人,無法像過去一樣互動、分享共同的回憶,甚至連個性都判若兩人…。面對所愛的家人永遠無法復原的事實,明明沒有離世卻像已經不在的衝突感受,照顧者要怎麼找到力量繼續照顧歷程,又該怎麼調適這些失落?

閱讀更多

癌症病友及家屬如何獲得心理協助?癌症心理師5個方向告訴你

tCol 2023-09-07

商沛宇

癌症病友及家屬如何獲得心理協助?癌症心理師5個方向告訴你

癌症心理師,顧名思義指的是專門對於癌症病人或家屬提供心理照護服務(如:情緒支持、哀傷撫慰)的心理師,是醫院中癌症治療照顧團隊的一員。

閱讀更多

睡前很累還是想滑手機?當心「睡眠拖延症」上身…醫推10方法擁好眠:睡前別做「這些事」

tCol 2023-08-30

郭美懿

睡前很累還是想滑手機?當心「睡眠拖延症」上身…醫推10方法擁好眠:睡前別做「這些事」

明明知道隔天早上7點要起床上班,但睡前躺在床上就是會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機繼續滑?甚至覺得自己已經累了一整天,即便是沒有事做,依舊捨不得睡覺。如果有這些現象的話,極有可能是產生「睡眠拖延症」的生理現象。

閱讀更多

總替別人想、老是付出太多…6大特徵檢測「好人病」!心理師揭4方法建立心理界線「愛自己」

tCol 2023-07-20

郭美懿

總替別人想、老是付出太多…6大特徵檢測「好人病」!心理師揭4方法建立心理界線「愛自己」

歌手任賢齊的招牌歌《心太軟》唱著:「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獨自一個人流淚到天亮…。」想必總被描述為「好人」的你,一定心有戚戚焉吧?!心理師提醒,一旦過度在意他人眼光與付出,拒絕對方要求還會有罪惡感,可能就是得了「好人症候群」,建議透過4個方法設立「心理界線」,先照顧好自己,才有餘力照顧其他重要的人和事。

閱讀更多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