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李易紓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專攻高齡健康的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老年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長島田裕之,分享如何預防失智症、肌少症。島田裕之在演說中,拿出醫學研究數據,證實做到「享受運動」、「與人群保持互動」、「注重營養攝取」這3點,就能有效延緩失智症、肌少症的發生,讓不健康餘命縮短。另外,立法委員、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金管會證期局前局長王詠心、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嘉義縣縣長翁章梁、醫師作家李偉文、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許瑞云也輪番上場,聊聊在中年後的熟齡人生,要面對的老後長照、健康、理財、心靈成長等課題。
閱讀更多
2021-09-10
今周刊編輯團隊
從高雄菜市場裡雞販的小孩,到橫掃兩岸冷凍物流、不動產、旅館、餐飲的一方之霸,他狂掃別人不要的土地,敢標被高雄人稱之為鬼屋的85大樓,莊榮德就像集團名稱「海霸王」一樣,展現霸氣,剽悍地開創出今天的海霸王集團。但這位千億富豪,至今仍常騎著Ubike在台北街頭,細看哪裡有店面、大樓值得買進;莊榮德的故事,是台灣人從底層拚搏向上的一則傳奇,傳奇的背後,有著值得你我學習的膽識,與人生破框的勇氣。
閱讀更多
2021-06-28
郭美懿
從第一本親子書《教養好好玩》開始,彭菊仙寫了8本教養書,13年來她以親身經歷書寫育兒生活與甘苦,撫慰爸媽們的焦慮不安,然而新書自序第一句,她卻宣告:「老實說,我不想再寫教養書了!」「孩子小時候,真的覺得小孩以我為世界中心、宇宙之王,現在回想才發現我錯了,是我們繞著小孩團團轉,根本沒想起自己的獨立存在。」彭菊仙說。
閱讀更多
2021-06-19
李偉文
對於要不要留遺產給孩子,清朝掃除鴉片的大臣林則徐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小孩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若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閱讀更多
2021-06-04
史蒂文.克雷格(Steven Craig)
從某個角度來說,我是我太太的第三任丈夫,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不久後我將是她的第四任丈夫,然後,只要我繼續努力,未來幾年我將有機會蟬聯更多任丈夫。事實上,我再努力一點,到了太太60歲的時候至少會經歷六任丈夫─而且每一任都是我。
閱讀更多
2021-03-31
劉秀枝
我最近動了「白內障摘除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手術順利且成功,但有些感悟,想跟大家分享。
閱讀更多
2021-03-30
劉秀枝
之前參加一個女性成長團體聚會,輪到一位六十歲出頭的優雅女士發言。她患了巴金森氏症。她說,幾年前和先生到一間機構辦事,趁著她先生剛好走開時,櫃檯小姐笑咪咪地說:「你先生很愛你喔!」她問:「怎麼說呢?」櫃檯小姐回答:「你病成這個樣子,又行動不便,要人扶持,他還肯帶你出來。」她聽了,心中一沉,真後悔多此一問,早知道只要笑笑或說聲謝謝,不就得了。
閱讀更多
2021-03-25
洪雪珍
年初有則令人遺憾的新聞,台東2架F-5E戰機擦撞墜海,兩名飛行員跳傘逃生,其中殉職的26歲中尉羅尚樺,半個月前才跟美麗的妻子甜蜜求婚,羅妻還感謝親朋好友的祝福,甜喊:「婚禮明年才會辦哦!」,帥氣的新郎卻永遠缺席了。羅妻在IG寫下「我愛你,夫妻本是同林鳥,無論如何我陪你飛。」對丈夫的不捨與哀痛令人鼻酸。
閱讀更多
2021-03-18
劉黎兒
台灣的「極品一人樣」逐漸擁有強烈自我,不再因為結婚適齡期或父母想抱孫子而倉促結婚的人變多,雖然壓力還是很大,但很會盤算、思考自己的未來,反倒是許多已婚熟齡的朋友,為了在已經有點疲憊的婚姻關係或過度依賴、被依賴的兩人關係裡還能活出自己,苦惱的人很多。但已經有人找到如何獨立、自得其樂的方式,過得很快活!
閱讀更多
6/ 14
第 6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