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
小虎文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有沒有辦法覺得自己是被愛的?而並非只是『附加價值』罷了。如果父母親可以意識到這件事,中年、老年後願意改變,不要用『外在條件』來衡量子女,關係會好很多。如果你看重的是這個人本身,而不是他做了什麼事,你就會感到幸福。
閱讀更多
2020-05-07
李偉文
自從有了孩子後,我和太太沒再去過電影院,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也習慣了在家裡用投影機權充家庭電影院看電影。得知日本紀錄片《積存時間的生活》在台灣上映,總算與太太重溫了幾十年前約會看電影的浪漫情懷。
閱讀更多
2020-05-06
潘月琪
臉部表情也直接影響說話的聲調。請試試看,繃著一張嚴肅的臉,嘴角下垂,然後嘗試講出輕快愉悅的語氣,你會發現幾乎不可能做到。嘴角上揚,臉部有笑容,聲音才會有笑意。
閱讀更多
2020-04-29
馬克西姆.萊奧, 約亨.古奇
我們大家一起慶祝了三十歲,然後四十歲。而現在到了五十歲,問題來了,我們像是處在時間的夾縫裡,不再年輕,但是還未老去。在生命中這段過境區裡,感覺有點失落。
閱讀更多
2020-04-28
小虎文
人生危機就是轉機,外頭的世界即使支離破碎,每個人仍是自己內在的掌舵者。失婚、失業,又失去孩子的監護權,聽起來令人驚恐,但卻造就她更寬廣的路。大浪來襲,就乘浪上去看風景。王怡文的第二人生,40歲後開始。
閱讀更多
2020-04-23
梁爽
我暗中觀察一位同事很久了,因為她的穿搭很有品味。最近我終於總結出,這個一百七十公分的哈爾濱姑娘穿衣好看和生活習慣之間的映射關係。
閱讀更多
2020-04-20
李雅雯(十方)
這是我的故事,或許讓你覺得似曾相識......當我企圖說出這段經歷,我感到一陣抑鬱。我的朋友不知道,我的讀者不知道,我的編輯不知道。16年前,我遭遇一場「家人的金錢勒索」,這是一段非常痛苦、非常糾結的人生經歷。
閱讀更多
2020-04-17
蔡佳芬
建議在協助憂鬱長輩之前,要先調整自己的想法,必須先了解到「憂鬱症患者並非故意的」。憂鬱長輩在理性面上或許可以接受勸告,但是活力與行動力都受到憂鬱症的影響,才會需要我們拉他們一把。
閱讀更多
2020-03-27
雪兒Cher
老實說,年輕時沒想過過了35歲,這把年紀還是單身一個人,此時終結了20幾歲不切實際的幻想,退卻了跨入30歲初老的恐慌,就準備踏入40這個關卡,以前會很期待有人來終結單身,隨著時間,慢慢不期待非要有一個人牽著雙手過完終老,不小心適應「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的想法。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