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林芷揚
憂鬱症是大腦無法正常運作而導致的病症,而大腦掌控了我們的情緒和思考,當憂鬱來襲時,病人會反覆出現負面想法、悲傷想哭的情緒,甚至萌發輕生念頭。因此,對憂鬱症的患者來說,讓大腦恢復正常功能是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服用抗憂鬱劑之外,「經顱磁刺激」也是治療的另一種選擇。
閱讀更多
2020-06-30
林芷揚
十年前,當時56歲的陳先生情緒狀態改變,易怒且暴躁,伴隨記憶下降,也開始懷疑妻子外遇、對自己不忠,甚至懷疑她盜領自己的積蓄,導致妻子照顧壓力沉重。最後,家人帶陳先生就醫,確診為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初期子女皆無法接受爸爸失智的事實,畢竟當時陳先生還不到60歲。
閱讀更多
2020-06-24
林芷揚
攝護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見的困擾,若攝護腺腫大嚴重又未及時治療,有可能引發腎衰竭,甚至面臨洗腎風險。醫師提醒,平日加強保養,可避免攝護腺肥大提早發生。
閱讀更多
2020-06-22
照護線上
我們的心臟瓣膜具有類似門扉的功能,可以在心臟搏動過程中適時打開、關閉,以維持血流的方向。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時,就會造成「狹窄」,阻礙血流通過;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關閉時,就會形成「逆流」。
閱讀更多
2020-06-16
林芷揚
隨著年紀漸長,當長輩出現個性、情緒上的明顯變化時,不少民眾都認為是「老頑固」,誤以為年老後都是如此。事實上,許多變化可能是失智的警訊,而非正常老化現象,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並調整生活習慣、降低失智風險,才能享有健康、精彩的老年生活。
閱讀更多
2020-06-05
蘿拉.李普斯基, 康妮.柏克
同情心讓我們有餘地呼吸,才能繼續奮戰到底,也讓我們得以進步,獲得能力建構與自己、與他人、與生命的關係。
閱讀更多
2020-05-26
林芷揚
不少民眾拿到健檢報告後,發現自己肝指數異常,平時卻沒有不舒服、沒有長期服用藥物,甚至也沒有罹患B肝、C肝、慢性疾病。此時,很有可能是脂肪肝作祟,只要做腹部超音波,就能確定狀況。
閱讀更多
2020-05-20
林芷揚
民眾愈來愈重視骨質疏鬆的問題,坊間也流行以「龜鹿二仙膠」補筋骨,但市面上價格差異大、品質參差不齊,甚至有假貨流通。衛福部彰化醫院啟動中西醫合作,經西醫檢測為骨鬆且有意願接受中醫治療者,轉介至中醫門診,以健保給付的方式接受龜鹿二仙膠濃縮丸治療,多數患者服用3個月後抽血檢測,骨質流失的情況都有所減緩。
閱讀更多
2020-05-06
林芷揚
40歲L小姐因長期拉肚子而就醫,醫師曾安排大腸鏡檢查,結果無異常,因此以口服 藥物治療 ,但症狀並沒有明顯改善。之後,L小姐求助於家醫科醫師,表示她還有容易掉頭髮、失眠等症狀,經醫師安排抽血檢查後發現,原來是罹患甲狀腺亢進。
閱讀更多
2020-04-30
林芷揚
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醫師開立鎮定劑來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一年後,症狀明顯改善,已經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