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李易紓
秋冬的氣溫變化大, 血壓高 低起伏不定,成了腎臟的隱形殺手!人體的腎絲球是非常敏感的構造,血壓忽高忽低所造成的壓力差,往往容易讓腎絲球質接受到機械性的損害,引起血管硬化,讓腎臟過濾淨化血液的功能變差,也就是「高血壓腎病變」,要保護腎臟,首要控制血壓。
閱讀更多
2020-10-28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蔡小姐曾經重度睡眠障礙,每天只能睡2小時,早上再掙扎著去上班,多年來靠安眠藥助眠。後來朋友推薦她學習氣功,睡眠品質很快得到改善,讓她從每晚抱著枕頭無法入睡,變成天天一夜好眠。
閱讀更多
2020-10-28
李易紓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更是最可怕的沉默殺手,沒有明顯症狀,突如其來就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衰竭、主動脈剝離等嚴重病症,病發後可能驟逝,但更可能落入費盡心力的照顧和復健。其實,40歲後做足預防高血壓的3件事,就能防止悲劇發生。
閱讀更多
2020-10-26
照護線上
「醫師,我這幾天都一直吐,吃什麼就吐什麼,連喝水都吐…」老先生虛弱地說。「肚子有開過刀嗎?」醫師問。「沒有,我只有 血壓高 ,沒有開過刀。」老先生搖搖頭。
閱讀更多
2020-10-14
林志豪醫師
中風的危險因子除了之前有跟大家提到的抽菸,高血壓也是導致中風的一項關鍵因素。 血壓高 容易導致粥狀動脈硬化,較脆弱的血管就有可能破裂,這樣的情形若發生在腦血管,就會形成所謂的出血型腦中風;或是血管越來越狹窄,最後塞住了,造成梗塞型腦中風。
閱讀更多
2020-08-25
林芷揚
依據107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超過5成的40-64歲中年人口,三高中有一項異常(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且腰圍過粗的人,超過3成有「代謝症候群」。而代謝症候群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這些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6倍、高血壓是4倍、心臟病及腦中風也多達2倍。
閱讀更多
2020-07-08
林志豪醫師
最近收治了一些中風患者,讓我想提醒大家,夏天天氣熱、容易流汗,記得要適當補充水分,因為脫水可能增加腦中風風險。另外,還要提醒大家,要注意是否有「小中風」的症狀!
閱讀更多
2020-01-03
照護線上
當平均年齡不斷攀升的今日,大家不僅想要活的久,也想要活的品質好。什麼叫做活的品質好,就要手腳會動,頭腦也靈光。因此,失智變成個熱門話題!
閱讀更多
2020-01-03
華人健康網
不只代謝症候群、肥胖會導致高血壓,停經婦女也要多加注意!神經內科醫師表示,女性更年期少了雌激素的保護,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將較過去高出許多,且有「沈默殺手」之稱的高血壓初期,往往不會有顯著症狀。若民眾輕忽其嚴重性,恐使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找上門,嚴重性不容小覷!
閱讀更多
2019-12-13
林芷揚
一位中年男性,平時血壓控制良好,最近定期回診時,卻發現血壓飆高,令他相當不解。除了與氣溫驟降有關之外,生活中還有什麼因素也會影響?
閱讀更多
3/ 5
第 3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