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
蔡佳芬
建議在協助憂鬱長輩之前,要先調整自己的想法,必須先了解到「憂鬱症患者並非故意的」。憂鬱長輩在理性面上或許可以接受勸告,但是活力與行動力都受到憂鬱症的影響,才會需要我們拉他們一把。
閱讀更多
2020-02-24
華人健康網
因應全球武漢肺炎持續延燒,不只人心惶惶,更有許多民眾想問,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有效幫自己和家人的免疫細胞升級、杜絕病菌危害呢?有鑑於網友的需求,營養師特別分享給大家非常時期如何正確「擇食」、吃出好免疫力的飲食方法;並提供簡易的「魚片豆漿鍋」食譜,提供給網友們作為料理參考!
閱讀更多
2020-02-08
林芷揚
一位八十多歲阿嬤不斷抱怨「唉呦!我這裡也不舒服、那裡也不對勁、全身沒力、又會頭痛。唉!真痛苦!去醫院抽血檢查都說我沒問題,我到底怎麼了?」精神科醫師表示,若出現類似上述問題,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
閱讀更多
2020-01-10
彰基院訊
「小美為上班族,最近公司簽約業務忙得團團轉,好勝心強而壓力漸增,有一天開車上高速公路上,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心悸、胸悶、手抖,只能把車停在路肩,叫拖吊車下交流道。小美到醫院急診檢查,醫師告知沒有心肺異常就辦出院,但是回去之後上高速公路又有發作情況,每次約30分鐘,小美現在開車都會擔心隨時再發作,到門診重新檢查才發現是恐慌症……」
閱讀更多
2019-12-19
林靜君談心室
中年之後,容易覺得身上毛病多、不舒服、一天到晚覺得累、莫名心情低落、緊張焦慮、想東想西不開心、那裡痛這裡痛...總之渾身不對勁!看了醫生、做了檢查,醫生都說沒問題,更惱人的是家人還責怪自己「疑心病」,但身體是自己的,真的就是不舒服,為什麼總是被說沒問題?
閱讀更多
2019-12-14
彰基院訊
當天色變暗,睡意會變濃;當天色變亮,人會自然醒來。這種可調整身體的「生理時鐘」、帶來「睡意」的睡眠荷爾蒙稱為褪黑激素。而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更可以讓我們一夜好眠!
閱讀更多
2019-11-15
林芷揚
憂鬱症是現代人很常見的疾病,根據衛福部2002年訪問全台兩萬多名民眾所做的匿名調查,發現15歲以上有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許多人步入中高齡之後,也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憂鬱症。
閱讀更多
2019-09-27
Q老師的營養教室─張佩蓉營養師
常常我們可以聽到,最好的美容聖品就是睡個好覺,聽起來似乎是很容易的事,但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卻是個夢魘!失眠會影響你的氣色、精神,甚至是整個身體的代謝循環,一整晚下來可說是身心靈都飽受煎熬,今天就要來告訴你要如何才能真的「吃的好,睡的好!」
閱讀更多
2019-09-05
林芷揚
編按: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日前因在節目中指出,憂鬱症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知足」,應多看自己擁有的而不是失去的,引來各界一陣撻伐,認為他並不瞭解憂鬱症的真正病因,這樣的言論是歧視、污名化的行為。事實上,憂鬱症通常是多重病因引起的,而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男性高;更年期時,因女性荷爾蒙變化,也是容易有情緒困擾的時期,應多加留意。(2020/03/13更新)
閱讀更多
2019-08-16
黃曉彤營養師
「焦慮」、「憂鬱」都是很多人常見的情緒狀態,除了因為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下,飲食中可能也缺乏了可以合成 血清素 的營養素!
閱讀更多
6/ 9
第 6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