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2
李易紓
「疫情肆虐,比起疫情,飢餓會搶在病毒之前擊倒人的求生意志。」這句話,是「地表最強里長」方荷生,在他創立的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臉書寫下的。為了幫助需要的人,方荷生在疫情期間,每週週二、週五下午5點半,送200個便當到台北車站,週四則送200個麵包,發給需要幫助的人。不只如此,在三級警戒開始的第一天,便開始募集愛心物資包,原本 計劃 募集價值1500元的食物包1000個,短短3天內就湧入了500多萬善款。這些物資食物包,不只發放方荷生服務的中正區,還有鄰近的疫情重災區萬華區、甚至是台中、花蓮、高雄的食物銀行聯合會。
閱讀更多
2021-06-18
粉圓妹
突然發現,我退休即將屆滿10年(2011.7.1~2021.6.30),好奇這10年退休生活總開銷為多少?調出記帳本統計一下,10年總花費將近300萬元(6月尚未過完,支出暫為預估)。剛算得這個數字時,我驚恐了一下,我還真會理財呢!在沒正職收入的情況下,我憑空養了自己10年。
閱讀更多
2021-06-18
Ariel何思瑩營養師
在之前,兩天假期的努力之後,仍接著百例的確診。「我猜會到五百名確診者⋯⋯」雖然當下僅是持平的二百例,但一週後的校正回歸後原來也過了510例。
閱讀更多
2021-06-10
阮慕驊
我在當記者跑新聞時,心中念念不忘股票,午休時間常跑到號子,也就是證券公司的營業大廳看電視牆。早年股市熱,但資訊來源少,股民都會跑到證券公司看盤。那時各家券商都把分點營業大廳設在一樓方便股民,不像現在都網路下單,證券公司分點搬到樓上去了,不會再租一樓。
閱讀更多
2021-06-09
阮慕驊
到底存金融股做退休規劃好不好?這個問題要回到提問人本身。第一,如果打定主意存金融股就不要改變 計劃 、三心二意,理財投資是必須堅持走下去才能成功;第二,存股要有步驟和方法,並定時檢視目標和進度;第三,過程中股息再滾入是重要原則,最後當然是選對標的存股。
閱讀更多
2021-06-07
諾諾的醫病故事集
這篇絕不會談數據研究學者等等讓人聽不懂的語言。我依舊會提供白話文的觀點,還有做得到的醫療建議。在這篇,你會聽到身為醫療人員的我是怎麼看待「有效率」、為什麼美國人會選輝瑞和莫德納?以及為什麼新冠肺炎疫苗「先發明先贏」。最後會提到,如何拯救你和你的家人。
閱讀更多
2021-06-02
凱薩琳.尼可萊
夏天要結束的時候,我們就把這個地方記在手帳上,因為知道,到冬至時,我們會需要一個避冬的地方。
閱讀更多
2021-05-28
粉圓妹
我說住青旅最有趣的事,旅人會交換人生、旅遊、職涯經驗,有時可以聽到讓自己大開眼界的事,激盪出不同的想法。
閱讀更多
2021-05-14
黃健誠
隨著COVID-19疫情在台灣迅速升溫,雙北的防疫警戒甚至已提升至第三級,近幾日都連續增加逾百例本土案例,未來疫情恐怕仍持續拉警報。不少民眾緊張不已,也連帶地讓防疫險、疫苗險等相關保單的詢問度大增。
閱讀更多
16/ 29
第 16頁,共 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