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4
古川武士
把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拋向我們的內心深處,「你做這件事是興致勃勃,還是興致缺缺?」養成習慣去感覺,並順著你的感覺。多做些你內心深處回應「YES」,感到躍躍欲試的事,同時對那些你不感興趣的事放手。如此一來,你的人生和習慣的養成都會愈來愈順。
閱讀更多
2020-01-15
伊莉莎白.德依
雖然在那段缺乏安全感的日子裡,我總是覺得自己太胖,卻又有太多不足之處,但在別人的眼中,我其實是如此地身心協調,如此活躍於這個世界。這是多麼棒的禮物啊:可以活動、可以感受、可以活著。
閱讀更多
2019-12-18
米夏
女人不是為男人而活,更不是為婚姻而活,而是為了自己而活,可是如果女人真的不在乎這個男人的價值觀,而是活在自己的價值觀裡,就要承擔被排斥、被視為異類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19-11-01
洪仲清
愛本身包含不少正面的情感,可是擔心又干涉,那常給人壓力。如果今天男女朋友談戀愛,互動過程中,不管哪一方一直只表現出擔心,又干涉對方的生活,我不知道這段關係可以持續多久?
閱讀更多
2019-10-15
史蒂夫‧史考特, 貝瑞‧達文波特
當這些人際關係發展到某個階段,你發現關係中的困難和痛苦,已遠大於這段關係帶來的正面影響。這時說再見對情緒造成的餘波,跟繼續待在關係中的悲慘相比,其實算不了什麼。
閱讀更多
2019-09-05
羅勃‧伯恩斯坦, 瑪麗‧朗古蘭
你已經知道如何處理對父母的過度依賴,有許多原則同樣適用於疏離的情況,包括同樣的過程:改變功能不良的角色,解除阻礙改變的隱性聯盟。在抗拒發生時,對抗它,便創造了可以重建關係的情境。
閱讀更多
2019-06-04
愛長照
過度或不當使用正面思考,會造成情緒壓抑、自我迷失、人際關係疏離,甚至產生焦慮、憂鬱、自殺意念或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會這樣呢?過度正向思考易使人不自覺刻意消除當下負面情緒,未與當下真實的情緒共處。
閱讀更多
2019-05-22
林靜君談心室
「犧牲享受」是宗教式理想道德情懷,但如果是「享受犧牲」則要小心變成心理疾病!
閱讀更多
2019-05-21
夏洛特.亞伯拉罕
根據每年發表一次的《世界幸福報告》,亦即幸福學界公認的黃金指標,幸福由六大要素組成: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capita)、健康預期壽命、社會支持(以艱難時期是否有人可依靠做為衡量標準)、信任感(以認為政府與企業是否貪腐作為衡量標準)、慷慨程度(以近期捐獻做為衡量標準),以及認為自己是否擁有做出人生重大決定的自由。
閱讀更多
8/ 10
第 8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