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偉文隨筆
長達將近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許多事物,也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涯規劃,包括這本書的作者,伯恩˙韓瑞希,八十多歲的生物學家與超級馬拉松多項紀錄的締造者。
閱讀更多
2022-11-18
郭美懿
今周刊與新光醫院今(11/18)日攜手舉辦【擁抱熟齡Ⅱ長壽新人生】健康講座,從日本廢校改建養老村的經驗,來看台灣正在進行式的老幼共融——國小轉型日照中心規劃,以及新光醫院如何打造「醫旅合一」的全齡健康園區,合勤科技如何滿足熟齡族在地養老需求等4大議題,進行講座分享與關鍵對談。
閱讀更多
2022-10-27
NOW健康
近年來運動風潮盛行,只是運動項目百百種,什麼樣的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呢?事實上,唯有規律的有氧運動能促進心肺適能,頻率要1週3次以上、時間至少30分鐘,藉由此方式慢慢就能提升運動耐受度。
閱讀更多
2022-10-06
郭美懿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但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卻是知易行難,特別是體育署統計2007至2019年台灣各年齡層運動人口,35~55歲上班族規律運動比例最低,不運動的人最多,下降幅度也最小。為鼓勵全民運動,台灣健康運動聯盟(健盟)與哈佛大學「全球健康計畫」合作,舉辦健康達人挑戰賽,利用目標設定、數據管理及團體激勵的方式進行,推動民眾養成運動習慣並變健康,總獎金150萬元。
閱讀更多
2022-10-04
郭美懿整理
心臟是人體幫浦,每分鐘跳動至少60下,從出生到80歲算起,心臟約要跳動25億次才能維繫我們的生命。提到心臟病,一般人直覺聯想心血管疾病,也知道高血壓的風險,但卻往往忽略心律不整的危害性。
閱讀更多
2022-08-05
吳淡如
人生是一枚錢幣,不管發生任何事,錢幣都有兩面。迥然不一樣。我出生的時候,祖母才48歲,肯定不算老。可是當我是個幼兒的時候,我認為祖母其實算是很老了。剛出生的小動物對「老」這個字是很敏感的,他們完全認得出誰是哥哥姊姊,誰是上一代,誰是上上一代,除非說謊可以得到糖果。祖母是我生活的主要照顧者和依靠,當我知道人總有一天會老死,就很擔心她會離開我。
閱讀更多
2022-07-21
健康醫點靈
編按:全台熱到爆,據氣象局網站,今天截至下午4時,最高溫為花蓮縣玉里40.7℃,其次為花蓮縣卓溪40.3℃,台北市社子則為38.6℃。高溫前10名皆達37.7℃以上,包含花蓮、台北、新北、桃園等地。而這樣的天氣預計會持續到下週一。據衛福部統計,光是7/1~7/19已有367人次熱到送醫,比去(2021)年同期多出逾100人次。而最常出現中暑的,就是參加馬拉松等戶外運動的民眾,過去曾有一場馬拉松超過10人中暑送醫,甚至還有一名住頂樓的70多歲男性,因為不開窗、不開冷氣,熱到高燒41度意識不清送醫。或許很多人可能認為,熱愛運動或本身是運動員的人,對於保健知識較豐富,但即便如此,有些人對熱傷害的觀念,還是模糊的,影響排汗的順暢與否,是造成熱傷害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原刊登時間:2015/6/2 更新時間:2022/7/21)
閱讀更多
2022-07-14
郭美懿
國內新冠疫情逐漸降溫,但每天仍有2萬上下的新增案例,有人確診康復後更出現長新冠症狀。作家蔡詩萍昨天在臉書分享自己染疫經驗,並自爆因不信邪在解隔後去 跑馬 拉松,沒想到免疫力低下導致帶狀皰疹發作,幸好太太林書煒警覺性高,堅持帶他二度就醫。蔡詩萍呼籲,感染新冠肺炎即使是輕症也要好好休息,勿太快投入劇烈運動,以免併發其他後遺症。
閱讀更多
2022-06-16
枡野俊明
相撲界史上第三位完成三十一次優勝的名橫綱千代富士貢,因其精悍外貌而被稱為狼,他在引退記者會上留下了「體力的極限」這句話。各位腦中是不是也曾閃過這麼一個念頭:「我的能力也差不多到達極限了吧?」
閱讀更多
2022-06-13
蔡碧月
90歲的台東阿嬤,因為太節儉吃出一身病,時常出入醫院,一年多前答應孫子營養師Sunny的減肥計畫,成功從75公斤瘦到65公斤;在紀錄短片中,自嘲身形像大象的阿嬤,聽話配合的真誠表現,感動不少人。對於祖孫一塊拍片拼健康的動機,Sunny說:「人會老會退化,懂吃、懂保養可以強健身體機能,讓精神矍鑠,減少病痛,這對資深高年級生的晚年來說最重要。」
閱讀更多
3/ 9
第 3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