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3
優照護
茹意是家庭主婦,婚後即全心投入家庭,讓全家人開心是她的目標最大的目標。婚前茹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婚後,她成了公婆的寶貝,公婆一直希望有個女兒,他們夫妻卻只有兒子,如今有個媳婦,他們喜不自勝。
閱讀更多
2021-03-19
照護線上
提到失智症,大家最熟悉的是記憶力變差,然而失智症的表現可不只有記性差喔。高雄長庚醫院神經科張雅婷醫師指出,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而是一種進行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的狀況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惡化,每個人的病程不同,有人惡化很快,有人惡化得比較慢,這與不同的疾病、基因、環境、後續照顧及藥物治療都有關係。
閱讀更多
2021-03-17
邱銘章, 湯麗玉
美國失智症協會列舉了10大現象提供民眾參考,藉由觀察家中老人家或看看自己是否有以下的情形,即可進一步尋求專業之協助。
閱讀更多
2021-01-29
偉文隨筆
阿茲海默症是在一百多年前發現的,所以西蒙波娃在五十年前寫這本書時已經對失智症有基本的了解,也描述了很多疾病進展的狀況。
閱讀更多
2021-01-08
林靜君談心室
「有空來我家坐坐」「下次一起來吃飯」「找時間來喝咖啡」「我再打電話給你」有聽出這些話的言外之意嗎?這些我們常聽到的話,藏有共同潛規則,就是這些話都只是嘴上講講,是人際之間的外交辭令,客套成分多,要不要認真當一回事,再說。
閱讀更多
2020-12-2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是家中的獨子,沒有兄弟姊妹,所以對於照顧年邁父母這件事,我當然是責無旁貸。每到假日,除非出國旅行、和朋友相約聚會,或是受邀演講,不然我都會去探望他們。父母目前行動尚稱自如,所以並未請外勞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早幾年,父親只要一看到我來了,就會跟我說:「媽媽交給你囉!」說話的模樣還真的很俏皮!然後就出門去了。
閱讀更多
2020-11-27
雪兒Cher
那天跟相識20多年老同學一起去嘉義,突然聊到「死」這個話題,對,明明很不吉利,但的確這幾年我們都在面對各式各樣的生離死別。
閱讀更多
2020-09-11
姜善英
大多數的人到了四十歲時,會很自然的開始探討生命的意義,思考和生命本質相關的問題。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找不到答案,會頓時失去未來的方向,就像迷了路一樣,感到徬徨無措。問題是,過去的我們,從未被教過要思考這些事,只是努力做好「該做的事」。
閱讀更多
2020-09-10
姜善英
四十歲的E小姐,過了結婚適齡期後,在家人和親戚朋友的催促下,隨便找了條件還算適合的對象,就匆促結婚了。但沒有愛情的婚姻,讓她感到很孤單。為了獲得丈夫的愛,她努力學做料理,可惜情況並未改善。生完女兒後,她的憂鬱症變得更嚴重。陷入憂鬱固然痛苦,因為憂鬱症,而年幼的女兒疏於照顧,更令她自責。
閱讀更多
2020-07-27
姜善英
找我諮商的四十歲的夫妻不在少數,他們帶著各自的問題踏進諮商室。夫妻間本該敞開心胸毫無保留,卻經常因為不願對彼此袒露真心,讓關係間的衝突越演越烈。
閱讀更多
5/ 8
第 5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