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
唯泰老師聊股事 / 陳唯泰
我常常到全國各地跟投資朋友分享台股行情的看法,也關切一下現在市場投資人的投資心態以及行為。從上個月開始,屏東、高雄、台南,再到這個月的嘉義、台中,從南到北我發現這幾年的投資朋友變得更理性、更專業了,也都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適合哪一種投資商品以及投資標的。
閱讀更多
2024-04-27
郭俊宏
根據不同階段(退休前 / 退休後)的投資策略和財務狀況有所不同,反映出人們隨著年齡成長和退休臨近,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收入來源和支出需求的變化。
閱讀更多
2024-04-22
郭美懿
「每次工作到很累,就會想趕快退休,但我不想等到65歲,因為人生只有一次,我不想拖太久!」Podcast節目「1968退休倒計時」主持人阿佳說。身為6年級後段班的她,有著同齡人共同的焦慮:好想退休,卻又不知怎麼做?直到一位職場前輩驟逝,讓她決定開始行動,從身、心、靈3個方向著手,追求健康、財富與靈魂的自由。
閱讀更多
2024-04-08
艾蜜莉
有人說:「進去股市,就是用錢學經驗。」我聽到這句話覺得匪夷所思,錢賺那麼少,你還用來學經驗,這樣子不對吧!──艾蜜莉第一份工作薪水領25K,薪水不高,而且非常累,一天工時9到12小時,艾蜜莉經常在晚上時禱告:「為什麼我這麼認真工作,還是賺不到錢?可不可以給我其他方法,讓我的資產變多?」沒想到,更糟糕的事接踵而來──因公司搬遷交通無法配合,她被資遺了!「要有薪水以外的收入養活自己」是艾蜜莉開始學投資的起因,近18年後,她靠同一套選股策略,用50萬元滾出5千萬財富,成功翻轉人生。18年很漫長嗎?如果你25歲開始做,不到45歲就時能比多數人早拿回人生選擇權;如果你還沒開始做,千萬記得一句話:「投資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次好的時機是現在。」
閱讀更多
2024-03-20
朱家棟
經常有很多民眾與子女間的房地產移轉,都想透過子女來購買父母的房子以規避贈與稅;但子女通常沒有足夠資金可以支付給父母,於是就想出用借款給子女的名目,來讓子女有錢、有 金流 可以買自己的房子,但《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即明確規定跟父母借款而來的資金購買父母親的房子,即使有 金流 仍會國稅局視同贈與,而課徵贈與稅。
閱讀更多
2024-03-12
樂透人生─吳家揚
2024年美國、日本、台灣股市持續創新高,讓投資人有感,尤其是投資以美國AI為主的強勢族群和供應鏈,投資報酬率更是連在夢裡都會笑呵呵。本文就來討論常見的股票投資話題與迷思,也希望大家可以避開一些陷阱。
閱讀更多
2024-02-29
Marra
如果想要每個月領息,又想要有很不錯的現金殖利率,考量到基金規模跟配息的月份,其實很多人會一次擁有三檔高股息ETF,來打造每個月領零用錢的組合,這三檔ETF 就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閱讀更多
2024-01-28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退休規劃是每個人邁入老年生活後的首要課題,為因應醫療支出及生活開銷,不少人在年輕時就已開始儲備足夠的退休 金流 。然而,與悠閒享受養老金、退休福利、退休生活的理想相比,現實往往很殘酷。日本就有名前菁英教授,儘管月領退休金28萬日元(約新台幣5.9萬元),仍因缺乏退休金的理財規劃,晚年瀕臨破產,被迫過上節儉的生活,更一度為經濟窘迫潸然淚下。
閱讀更多
2024-01-19
小車X存股實驗
以下分成「選股邏輯」、「ETF規模與流動性」、「投資市場」、「一年以上觀察期」這四大面向來進行挑選。
閱讀更多
2024-01-17
彭蕙珍
謝易樵(Stanley Hsieh)國2獨自赴紐西蘭念書,在華人不多的學校被同儕霸凌,得到厭食症,短短1年從70公斤瘦到只剩45公斤。大學時他決定攻讀心理學系,深入探究那段時間的自己,到底經歷了什麼。其後,父親經商失敗,他想幫忙家計,一邊在紐西蘭當公務員,一邊學習投資。26歲回到曾經讓他傷痕累累的小鎮,用信用卡買下一間房出租,「回去是因為我想要報復,我想當地主,如果可以的話想買下小鎮。」婚後和老婆前往澳洲定居,進入一家私人投資銀行工作,現已是澳洲上市企業。2017年他成立一檔房產信貸基金,從2千萬澳幣(約4億多台幣)經營到16億澳幣(約334億台幣)。他用實力實現王子復仇,更證明自己不會被過往的挫折擊敗,越戰越勇。
閱讀更多
5/ 28
第 5頁,共 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