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陳俊欽
她從小就不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小孩,更不相信有人會真正愛著她,偏偏又期待有個人能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讓她能夠當一個幸福的小女人。
閱讀更多
2023-04-25
郭美懿
台灣國寶級雕刻家朱銘日前驚傳久病厭世,在士林住家自輕生身亡!據悉,85歲的朱銘晚年慢性病纏身,需要定期就診服藥控制,曾多次向家人表達負面情緒。許多人以為,愛生氣抱怨、有負面情緒只是老化的一種現象,卻忽略高齡憂鬱症的可能性。據調查顯示,台灣約有5%至12%高齡者患有憂鬱症,衛福部2021年國人自殺率統計更發現,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突破新高,是每年自殺率數據裡的中高風險群。
閱讀更多
2023-04-21
NOW健康
男人不論活到幾歲,對於床上雄風這件事,應該很難視而不見。除了因為老化或慢性疾病等因素,會引起房事不順,若正是「一尾活龍」的中壯年族群對性生活也感到力不從心,就要特別留意,是否末梢循環出了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4-18
郭美懿
作家瓊瑤與丈夫平鑫濤鶼鰈情深40年,但平鑫濤晚年罹患失智症臥病在床,瓊瑤更在他生前為了一根鼻胃管,與三名繼子女槓上。當時,瓊瑤認為放鼻胃管是對丈夫的折磨,但平家子女們則不忍父親單靠營養點滴續命「慢慢餓死」。其實除了鼻胃管之外,吞嚥困難的病人仍有「胃造口」手術可以選擇,不但不會影響外觀、也較舒適,能讓病人保有較佳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23-04-16
中時 陳淑芬
中市霧峰85歲呂姓老翁今年初喪子、清明節前又喪女,54歲女兒臨終前仍心繫老父,遺言交代「叫爸爸要吃飯!」催淚,地方善心人士陳聖尉號召募款協助辦後事外,並籌募20萬元要助呂女完成遺願。市議員張芬郁16日前往探訪,要求社會局應研議協助無依長輩辦理財產信託頣養天年計畫。
閱讀更多
2023-04-14
胡肇芳 整理
據衛福部日前統計,2021年有1813名國人因跌倒死亡,在65歲以上長者死因中排名第2。名導演吳念真日前出席一場活動時就表示,自己之前住在山區透天,光是樓梯就50幾階,自己與老婆都曾在樓梯跌倒,現在年紀漸大,最近也買下台北市88坪的大樓住宅,讓他自嘲:「我今年72歲了,還在為房事煩惱!」,也驚訝北市房價非常高。
閱讀更多
2023-04-12
李易紓
新北市淡江大學週三(4/12)發生墜樓意外,警方獲報後經查是知名學者、淡江前副校長王高成從12樓墜落,當場明顯死亡。淡江大學稍早發表聲明證實王高成教授墜樓身亡,校方表示他留有遺書表示因為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進行教學、研究。淡江大學表示,王副校長學養深厚,對本校貢獻良多,發生此事本校深感震驚、遺憾,將協助家屬妥善料理後事。士林地檢署檢察官稍早相驗王高成遺體,認為王是墜落意外死亡,排除有外力介入,將遺體發還家屬辦理後事,王高成的太太和子女到地檢署等候開庭領相驗屍體證明書,太太當場痛哭失聲令人不捨。
閱讀更多
2023-04-11
郭美懿
據2021年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有7.7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包括台語歌后詹雅雯及八點檔女星方岑,都是患者。巴金森氏病(又稱帕金森氏症)是盛行率第2高的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失智症,但只要及早發現、長期以藥物治療,發病後仍能享有生活品質。不過巴金森氏症初期很難診斷出來,醫師提醒除了大眾熟知的「雙手顫抖」之外,步態不穩也是重要前兆之一,若走路容易跌倒,千萬別以為是單純的老化或骨科問題,建議儘速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