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安德斯・韓森
基因並沒有運動重要。研究明確顯示,需要擔心得失智症的是久坐不動的人,而不是那些父母或祖父母患有失智症的人。
閱讀更多
2020-05-13
楊雅馨
老化最大危機就是失智,其中最能延緩失智的可控因素為「控制聽覺損失」。二○一七年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老年聽障人口逾九萬,占整體聽障人口的近八成。
閱讀更多
2020-05-07
李偉文
身為牙醫師,我當然會說牙齒保健很重要。有牙齒才可以好好咀嚼吃東西,消化好、吸收好,身體自然好。吃也是生活的享受、快樂的來源。牙齒更是門面,牙齒美觀,表情豐富靈活且說話清楚,對人際互動亦有幫助。
閱讀更多
2020-04-15
林芷揚
全球人口老化是趨勢,失智人口也隨著增加。台灣失智人數目前約27萬,但國內失智症診斷率僅三成,民眾清楚認識失智症的比率只有3%。多數人都擔心失智症找上門,卻對於失智的種類、症狀、預防方法一頭霧水。營養師提醒,透過日常正確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就有助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0-03-03
NOW健康
全球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已擴及30多個國家,不過,人口位居全球第2的印度,確診個案卻相對較少,甚至連從武漢接回印度的645人,也為「零檢出」,外界認為,這可能與印度人愛吃咖哩有關。
閱讀更多
2020-03-01
朝田隆, 藝術造形研究所
過去醫界認為失智症無法改善,但隨著研究技術日新月異,可望改善失智症的方法愈來愈多。本書作者朝田隆醫師長年擔任臨床醫師,在第一線研究 預防失智 症的方法,並認為素描可紓解壓力、集中注意力、 改善健忘。
閱讀更多
2020-02-26
粉圓妹
外甥女快要成為社會新鮮人,與我討論未來工作選擇的問題,不管是考公職、考私銀都可以去嘗試,不過也要很清楚,過去的金飯碗、銀飯碗,未來都已不再美好,所以,不管正職工作如何,擁有第二能力,才能多一份保障。
閱讀更多
2020-02-12
邱銘章, 湯麗玉
在 預防失智 症的研究中,多數以阿茲海默症為主,民眾應積極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同時減少危險因子(避凶),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甚至 預防失智 症的發生。
閱讀更多
2020-02-10
林芷揚
平均壽命延長,失智症罹患人數也跟著增加。國際失智症協會(ADI)的推估,2018年全球失智症人口約有5千萬人,平均3秒就有1人罹患。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則發現,2018年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發生率為7.86%,12人即有1人有失智症。該怎麼做,才能遠離失智症威脅?
閱讀更多
2020-02-09
林芷揚
2021/12/24編按:旅日職業棋士王銘琬傳出好消息,22日他獲得2021新安國際元老盃的亞軍。據了解,在這項比賽中,王銘琬九段戰勝「不死鳥」徐奉洙九段,進入冠亞軍決賽。在決賽中王銘琬九段對上韓國劉昌赫九段,以半目惜敗,而獲得亞軍。新安國際元老盃由韓國棋院主辦,全羅南道新安郡贊助,邀請韓、日、中、台四地元50歲以上老棋士參賽,冠軍獎金3000萬韓元。王銘琬獲得亞軍,可領取1500萬韓元。國內民眾對王銘琬著名妻子劉黎兒並不陌生,他曾說「在日本,她是王銘琬的太太;在台灣,我是劉黎兒的先生。」《今周刊》曾對兩人「愛相隨」做過深度專訪,以下是2020年2月的專訪內容:
閱讀更多
6/ 12
第 6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