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4
王珣
小時候有記憶開始,吃飯就是家裡一件重要的事情。母親總是清晨去買菜,他說:「那個時候的菜最新鮮,帶著泥土和露水的味道。」
閱讀更多
2021-06-18
珍妮・蘇
男友先生和我之間多了個新規矩,叫做「自由星期二」。我們兩人的關係是在一起五年以上但未滿十年。經過不斷摸索與一番波折,目前由男友先生負責做家事,而我負責賺錢,這是我們秉持「適才適用」這條座右銘的結果,往後轉換職責的可能性相當大。
閱讀更多
2021-04-12
朱全斌
人生在世與數不清的人結緣,但是唯有老同學最可以跨越時間的阻隔,即使數十年未見,在重逢時依然能夠迅速地親熱起來。因為不是功利之交,老同學相聚純粹是為了延續老情誼,找樂子,因此也是適合一起吃飯的人。
閱讀更多
2021-02-19
加藤惠美子
在現代,優質物品往往被歸類為奢侈品。因此把身邊所有物品都換成優質品的話,恐怕會被歸為「我擁有一切」的「傲慢」。事實上,持有「少量」優質物品才是重點。
閱讀更多
2021-01-12
李易紓
台灣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高齡浪潮來襲的可能社會衝擊,協助銀髮族能生活自立、享受安適人生,部署刻不容緩。銀髮族用品專賣店樂齡網開設「樂齡自立生活展示中心」,並推動成立「自立生活聯盟」,希望能協助長者自立生活、延緩老化!
閱讀更多
2020-11-30
李易紓
衛生福利部統計,65歲以上長輩,每12人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80歲以上則是每5人就有1人。由於失智症病患是腦神經功能退化,造成多方面認知功能障礙,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妄想或幻覺,逐漸無法獨立生活,要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可能會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課題。
閱讀更多
2020-11-20
南垠實
我大部份時間都是得過且過、隨波逐流的過日子,總是不自覺想跟別人比較,也曾在職場或人際關係中,扮演著自己不想擔任的角色。大部分來說都是當時最好的決定,從那之後的生活裡做了無數的選擇,那些不好不壞的結果,使我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之後我第一次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極簡生活。
閱讀更多
2020-11-09
寬寬
女兒出生後,我請了一位阿姨幫我料理家務。阿姨姓王,四十多歲,半輩子待在農村,老家有二十畝薄田。晉北土地貧瘠,二十畝全種了玉米,豐年時,全家年收入四萬多。來我家打工,是她第一次從村裡出來,也是她們村第一個敢獨自出來打工的女人。這麼勇敢,是為了掙錢供女兒上學。王姐有兩個女兒。農村重男輕女,旁人勸她:「好歹得再生個男娃,不然老了誰養你。」她不聽。
閱讀更多
2020-10-08
谷島聖子
趁還有體力跟心力的時候,趕緊拿出勇氣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每一個階段的生理和心理都在改變,能夠正向地接受它,優雅的老去,可說是再好也不過的事了。一個人的生活有不安,也有如釋重負感, 但只要多方嘗試,積極正向的面對就夠了!
閱讀更多
2020-09-28
安德魯.哈藍
2004年,我在新加坡擔任一位美國男孩的家教。他母親每週六開著最新的捷豹,把他載到我家,那輛車應該高達25萬美元以上(在新加坡買車非常昂貴)。他們家的房子很大,而且這位女士手上戴著一支高貴的勞力士。我想他們應該是有錢人。不過.....
閱讀更多
5/ 9
第 5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