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7
郭美懿
台灣男性的痛風盛行率平均高於全球5倍以上,不少人因為熱愛珍奶、雞排、啤酒等美食而導致「帝王病」痛風發作。醫師提醒,想避免痛風發作,日常飲食就要注意,最好不要吃海鮮、內臟、動物脂肪等高普林食物,酒類、含糖飲料、尤其含果糖的手搖飲都要避免,才能免受痛風發作之苦。
閱讀更多
2023-03-14
李易紓整理
台灣本土經典復仇劇《台灣霹靂火》、《台灣龍捲風》編劇、前三立創作中心總監鄭文華去年12月因咽喉癌離世,享壽65歲,長眠於慈恩園,3/10是鄭文華百日,遺孀媛媛(邢宇凌)表示,華哥(鄭文華)在對抗病魔期間仍不忘創作,甚至持續構思故事,展現強大生命力,她也謝謝觀眾至今還記得鄭文華。
閱讀更多
2023-03-09
林暐鈞
預防重於治療,讓人不再聞癌色變!時至今日,癌症以成為眾人公敵,台大EMBA校友基金會昨(3/9)就以「婦癌防治」為題主辦《防癌公益健康講座》,協辦為中華醫養健康總會、陶聲洋防癌基金會,共同提倡癌症預防的有效措施、建議,陪伴眾人打造無癌人生。
閱讀更多
2023-02-24
照護線上
95歲的陳伯伯身體一向相當硬朗,不僅行動自如,甚至每天都保有運動習慣,但有次不小心感冒之後,卻一直出現氣喘吁吁的症狀,原本擔心是肺炎,沒想到就醫後竟發現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釀禍,陳伯伯為重拾生活品質,因此立刻決定進行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閱讀更多
2023-02-21
NOW健康
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
閱讀更多
2023-02-16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胸腔科 陳彥甫醫師
編按:肺阻塞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7位,估算台灣40歲以上成人約有6.1%罹有肺阻塞,以人口推估,約有88萬至100萬人罹患此症。2018年病逝的資深藝人孫越,就因肺阻塞(COPD)急性發作送醫,搶救23天後仍引發敗血性休克併呼吸衰竭,終年87歲。「孫叔叔」孫越是知名老菸槍,即使51歲成功戒菸,仍在戒菸22年後診斷出肺腺癌,晚年更飽受肺阻塞之苦,不僅走路、說話都會喘,更因免疫力下降易發燒而頻頻送急診。肺阻塞主要是因為長期吸菸導致,也有人因長期吸到二手菸、廚房油煙而患病。醫師提醒,肺阻塞是「不可逆」的病症,一旦「咳、痰、悶、喘」4癥兆出現2項以上,特別是咳嗽超過3週以上,一定要儘速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2023-02-14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 譚敦慈
明天與無常,不知道何者先來。事前做好的準備,成為了面對無常的勇氣。
閱讀更多
2023-02-07
品悅牙醫/黃莞婷醫師(口腔顎面外科)
「醫生,我牙齒都蛀空了,可是不會痛欸,這樣還要處理嗎?」「醫生,你說我蛀牙,可是我不會不舒服啊,應該放著也不會怎麼樣吧?」看診時每當醫師說有蛀牙應該要儘早處理,病人常會感到驚訝,因為大家都覺得不會痛、也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往往就選擇忽略。但不痛不代表沒有問題,因為蛀牙持續進行,可能會出現蜂窩性組織炎或是鼻竇炎等併發症,屆時就不是單純補牙或是拔牙可以解決的。
閱讀更多
2023-01-16
NOW健康
民視主播張瑞玲罹癌病逝,享年51歲,媒體報導,她罹患乳癌,乳癌權威醫師表示,很可能罹患三陰性乳癌,治療較為棘手,如果晚期、轉移,則存活機率偏低。
閱讀更多
2022-12-19
德瑞克・金尼
你之所以提前規劃假期,因為你知道如果不這麼做,可能就無法在最佳時間成行,沒辦法選擇最想去的地點,也可能訂不到機票,不能入住優質旅館。如果一切都靠碰運氣,很可能你會很倒霉,夢想假期也可能永遠不能成真。即使真的成行了,或許還得勉強接受別人選剩的,結果很可能不盡如人意。這告訴你一個可怕的事實:人們花在規劃假期的時間,比計劃退休的時間還要多。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