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HEHO健康網
本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從2020年2月爆發延燒將近兩年,確診個案再度來到高峰,這波爆發主因就是Omicron!該變異株與去年所面對Delta病毒株不同,傳播力較強、突破性感染機會高、症狀相較輕微,其中Omicron亞型BA.2傳染力又更高,但隨著病毒的變異,感染後表現症狀也有不同。
閱讀更多
2022-05-06
陳詩慧
在我人生的關鍵階段,讓我有想改變自己、完成夢想的動機,最主要的核心是「脫貧」,在本書Part 1 有完整敘述我個人的故事,如何展開學習投資的旅程。
閱讀更多
2022-05-06
陳詩慧
關注財經新聞和總體經濟的第一步後,可以尋找美國股市的熱門產業,從熱門產業中挑選出前兩大的龍頭股,再找出台灣相對應的產業與公司,挑選產業前三名的公司,並研究財報,挑出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股票買進。
閱讀更多
2022-04-28
NOW健康
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近期頻在記者會上推廣社交距離APP,14日更請觀眾,看到朋友除了問他「疫苗打了沒」以外,要多問一句「台灣社交距離APP裝了沒?」強調愈多人安裝,愈有效。
閱讀更多
2022-04-28
陳重銘
「核心持股」必須具備股價波動小、獲利跟配息穩定等優點,可以長期抱著安穩領股利,一來可以當成生活費,二來也可以用來買進其他股票。核心持股的重點在於「張數」,張數越多,可以領到越多股利,總有一天能達到財務自由。增加張數的重點在於有紀律地定期定額買進,並善用股災時逢低加碼,以下介紹我喜歡的核心持股種類。
閱讀更多
2022-04-26
陳重銘
一般上班族不僅要養家活口,還要貸款買房,給家人遮風避雨的保障,幾乎耗盡所有財力與精力,如果還想擠出錢來投資理財,給自己種下「財務自由」的未來,那個負擔恐怕不是每個人可以承受的。薪水就那麼多,養家、買屋、投資等需求,幾乎不可能樣樣順利達成,於是就要重新排列組合,把不急迫的先拋到一邊,然後把最重要的擺在前頭。如果你真的想要在往後享受「財務自由」,讓你的「資產」產生的「利息」,足夠支付生活開銷,不必再靠勞力來工作賺錢,若你不是富二代,就只能靠投資理財了。因此,年輕時所有資金的規畫,還是要以投資為最優先,先買進能幫你產生「利息」的「資產」,其他不急迫的車子、房子……只能先放在一邊,而且為了增加投資的金額,你還必須認真工作,尋求事業上的突破。
閱讀更多
2022-04-26
郭美懿
119歲的「全球最長壽人瑞」田中加子(Tanaka Kane)昨(4/25)傳出已於本月19日逝世。這位1903年出生的日本阿嬤,見證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令和5個時代, 2021 年更曾出任東京奧運火炬手,以坐輪椅的方式完成近100公尺的聖火傳遞。
閱讀更多
2022-04-25
吳宜勲(老吳)
上天是很公平的,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對於一般上班族而言,上班、通勤、睡眠,就耗費一天中70%以上的時間,再扣除吃飯、洗澡與家庭時間等,實際上可以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可能剩不到10%的時間(約2個小時)。
閱讀更多
2022-04-25
彭蕙珍
美國聯準會升息,加上疫情嚴重,衝擊台股,台積電跌破550元(編按:2022/7/19台積電股價已跌至500元)。當市場恐怖時,該如何投資?2020年,對承辦科技大廠、金控公司尾牙的飛虹國際行銷來說,是艱困的開始。創辦人謝銘杰努力維持公司營運,但受疫情波及,那一年的上半年「零」收入。回想2020年上半年,他的客戶不是取消春酒,就是暫停家庭日活動,公司營收頓時歸零。幸好,他曾經歷2003年SARS,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做足了準備,公司保留至少2年現金,就算完全沒收入也不擔心。2020年3月美股四天熔斷,台股崩盤到8523點,他認為對台積電(2330)來說,這是黑天鵝,並不是本業問題。因此,謝銘杰在危機時勇敢進場,賺到翻倍獲利。為失血的企業,補了一些業外收入。
閱讀更多
2022-04-22
NOW健康
為紀念發現巴金森病的英國醫師詹姆士.巴金森(Dr. James Parkinson),歐洲巴金森病協會於1996年將巴金森醫師的生日4月11日訂為「世界巴金森日」。至今,「世界巴金森日」已是全球醫界與病友的重要紀念日,各地均會舉辦巴金森關懷活動,期望人們更認識這個疾病,也幫助病友及照顧者與病共處。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