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3日
李雅雯(十方)
編按:很多人都知道,理財作家富媽媽十方,因為一場家庭火災開始學習理財而致富。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跟科技業的先生,兩人實際上如何安排薪水?如何計算目標?做哪些事來達到目標?在他們家會做簡單的家庭財報,每年認真看待邁向自由的「業績」。比如: -為加速存下本金,他們有幾年時間選擇不出國旅行。 -為了資產累積效率,他們尊奉「不買自住房」的鐵律。 -在他們家,不檢討「年收入」,而是檢討「被動收入」的目標達成率。 直到幾年前,先生因科技業工作壓力太大,長期飲食不正常不僅得了糖尿病,甚至患上重度憂鬱症,嚴重到無法下床去上班,而在46歲那年,毅然離開職場。 以當時情境說是「被迫提早退休」也不為過。只不過,多虧多年來長遠布局,使得他們當時被動收入已大於家庭支出,早就財富自由,先生本來就隨時可以「主動」提早退休。 或許有人會覺得,科技業薪水高,當然可以財富自由。真的是這樣嗎?有多少高薪的人,還身陷高額房貸、家計負擔,或者為籌措孩子未來教育費用,而不敢想像自己何時才能退休? 事實上,薪資高低並非主因,有計劃的分配、運用有限的上班族薪水,打造出被動收入系統,才是真正的關鍵。 很多人會自我設限「以我的條件,不太可能達到財富自由……」,但事實上,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你的命運就改變了。 以下舉出1個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沒有高學歷、家計負擔重、低薪工作者,他們都做到了。
閱讀更多
2023年01月03日
李雪雯
看到這個題目,也許很多單身或沒有小孩的讀者會想:「我又沒有後代子孫,遺囑對我來說根本沒什麼重要性可言」。但根據統計,2021 年台灣單身人口高達近1,100 萬人。這數字反而更突顯出單身族群,實有必要審慎思考「如何把遺產,留給想給的人」?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31日
中時新聞網 楊雅婷
從每家丟出的垃圾竟能看出家境如何。日本一名垃圾清潔員表示,貧窮人家的垃圾有4大特徵,包括垃圾袋中常有零錢、常見超商泡麵零食等包裝、用超商付費塑膠袋當垃圾袋,以及常常一口氣丟10袋以上垃圾。 相反地,有錢人家丟出的垃圾量較少,垃圾袋中也沒有看過零錢,顯示買東西較會精打細算。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30日
許雅綿
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2021年勞工平均總薪資為67萬元,卻有高達68.31%受僱員工根本未達平均,比例創下歷年新高。但有些人即使錢賺的多,還是覺得自己窮,日前有位人夫在知名的網路論壇上分享,自己不用負擔房貸,月薪9.2萬元,年薪也破110萬元,但一家三口卻仍過著苦日子,直言「現在每月吃土過日,只能吃白粥肉鬆或泡麵度日」,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原文刊載於2019/7/29,更新時間為2022/12/30)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9日
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房子過戶方式除了買賣,還有繼承、贈與,任何一種方式的流程及被徵收的稅額都大有不同,民眾可以請代書等專業人士一同評估何種方式對自己最有利。日前一名妻子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 A你的Q》表示,最近因丈夫繼承了婆婆現值3500萬左右的房子,使得他名下共有三間房(無貸款),「請問他要把其中一間過戶給我,那是要用哪種方式比較好呢?」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8日
沈慧卉, 梁宏峻
從小到現在 30 歲,我的人生彷彿倒吃甘蔗,愈過愈好。畢竟我硬著頭皮咬牙苦撐(再加上適度的恐懼),好不容易才成為電腦工程師,躋身人人稱羨的中產階級。現在的我,不管多少可樂都買得起,最大的煩惱是早餐瑪芬的原料是否有機且不含麩質。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8日
李昌鵬(Zack)
個性溫柔的 W,跟我一樣是房仲,因此他的收入很不穩定,前幾年結了婚,為了滿足太太「有房才有安全感」的願望,所以在2020 年勉強硬買了一間房,但W後來卻跟我說,沒想到買了這間房才是惡夢的開始。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8日
鄭廳宜
彼得.林奇(Peter Lynch)是美國著名的基金管理人,他曾出任麥哲倫基金經理十三年,把基金資產由2000萬美元增長至140億美元,平均年報酬高達29.2%。他認為股市的多頭與空頭轉折點可以透過社交場合中,與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人談論股市的過程中找到答案。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7日
鄭廳宜
所謂景氣行情就是股市將隨著全世界與該國的GDP年增率成長而上漲。簡單地說,GDP可以視為大盤指數的基本面。如果要觀察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在成長,大家會觀察GDP年增率,也就是經濟成長率。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6日
大衛.艾許
想控制開銷就必須先理解消費行為背後的動機,而要承認並檢視自己花大錢吃虧的黑歷史,更是需要極大的勇氣;但這種反思有其必要,唯有透過反思才能發展出自覺,而一個人必須先有自覺才能成功。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3日
山田真哉
有一個朋友,每次參加多人分攤付款的聚餐時,他都會主動承攬「付錢」的任務。例如, 10 個人吃喝花了 5 萬日元,他一定會說:「我先去付帳吧!」接著便付給店家 5 萬日元,然後再向每個人收 5000 日元。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1日
翁申霖 整理
按下「結清」那一刻,房貸族肩上的壓力終於卸下了!央行15日宣布升息半碼,公股行庫針對優質首購族地板價來到1.935%、逼近2%大關,讓有殼一族每個月的負擔更為沉重,有民眾便分享,自己辛苦了7年如今將2百多萬的房貸全數繳完,按下結清的瞬間超開心,除了分享喜悅之外,他也不吝嗇分享自己的還錢小撇步,教大家如何不讓銀行賺走利息! (原文刊載於2022/10/7, 更新時間為2022/12/21)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1日
好險網編輯中心
陪老婆住院時,隔壁床的家屬直接在病房開啟家庭會議,讓我見識到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這句話的殘酷!媳婦在一連串的醫療支出以及龐大的家庭開銷壓力下,一筆僅需三千多塊的自費止痛藥竟成了壓倒媳婦的最後一根稻草。讓隱忍長照壓力的媳婦直接暴怒,要求婆婆「無論肺葉切除手術有多痛妳就是要忍」!面臨這種狀況,孝順的兒子也只能沉默不語,婆婆除了心痛已外根本也無力回擊,這或許就是一般家庭面臨長期治療所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吧!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1日
梁任瑋
邊境解封,海外不動產投資熱潮也跟著回溫,匯率狂瀉的日本再度成為國人置產的目標,但投資日本房地產究竟有哪些迷思?又有哪些該注意的眉角?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0日
郭美懿
家中長輩沒買房產,讓年輕人倍感壓力?台灣房價居高不下,買屋成為年輕世代最大的經濟難題,有網友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爸媽收入堪用,但長期租屋不買房,20多年來的租金都已經可以買一棟透天厝,抱怨爸媽身為「最爽世代」,竟還什麼資產都沒有,「真的很沒用」,引起網路論戰。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20日
郭美懿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許多人都得面對一個人老去。近日有位男網友發文求問,透露住在附近的90歲鄰居阿嬤膝下無子,手足也已離世,平常需要幫忙或去醫院會找男網友協助,近來阿嬤想將畢生500多萬積蓄送給他,只希望自己過世後,原PO能在阿嬤忌日與清明節去祭拜,讓他猶豫到底該不該收下這筆意外之財?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9日
德瑞克・金尼
你之所以提前規劃假期,因為你知道如果不這麼做,可能就無法在最佳時間成行,沒辦法選擇最想去的地點,也可能訂不到機票,不能入住優質旅館。如果一切都靠碰運氣,很可能你會很倒霉,夢想假期也可能永遠不能成真。即使真的成行了,或許還得勉強接受別人選剩的,結果很可能不盡如人意。這告訴你一個可怕的事實:人們花在規劃假期的時間,比計劃退休的時間還要多。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8日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
台北市區又見整合失敗,將被大樓包圍的孤獨老透天。不過,這次情況很特別,並非屋主和建商條件談不攏,而是屋主買了老屋後,不知基於什麼理由,就是不願意參與都更,不管建商怎麼說,屋主就是不想談,堅持要把空房子留在那裡。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7日
彭蕙珍
在大學當助理教授的江季芸,43歲那年忽然驚覺少子化問題嚴重,未來一定會遇到招生名額不足問題。她訂了「10年離開校園」投資計劃。然而,婚後和先生一起買房、買車、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省吃儉用自己也只存到100萬。 設定目標後,她和先生商量,將房子拿去貸款200萬,加上原來存的100萬,2015年將300萬投入股市,靠著存股,5年滾出千萬資產。存股7年,今年被動收入達70萬。因為人生還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毅然選擇離開教職去圓夢。 將存款全部投入股市,等於儲蓄歸零,必須再重新累積存款。幸好江季芸擅長規劃,很快就找到適合自己的記帳方式,再存一桶金。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6日
好險網編輯團隊
繼承遺產最常發生的就是被繼承人子女不只一個,如果遺產留有現金,還可直接用現金繳稅。但如果遺產沒有現金,子女間也沒有現金可以繳納,而且還不想替兄弟姐妹先墊錢,就會造成龐大遺產不能完稅分配,而且逾時繳納還有罰款,此時有事先作好保險規劃,就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6日
拉爾夫.萬格
編按:身為散戶的你,是不是經常想著:因為資金有限,我必須找個最佳時機,在股市即將上漲時大舉All in,這樣才能達成理想的獲利水準。然而,美股史上最著名的投資奇才拉爾夫.萬格卻要告訴你:「市場擇時無效!」,其中的理由在於……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5日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善用每人每年244萬贈與稅免稅額,跨年度等於有488萬的額度,因此每逢年底,就會有不少節稅過戶潮。資深地政士提到,近期有一個案例是,老爸想將市價1000萬元的房子以總價800萬賣給女兒,且房子會向銀行貸款556萬元,但女兒未婚、自由業,恐遭國稅局追繳贈與稅。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5日
John Lee
我回到韓國後,我發現許多人都在努力讓自己變窮,太多人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有錢人而變窮,我對這個現象感到非常訝異。 我不清楚昂貴的名牌包和名牌服飾是否能讓人看起來像有錢人,但實際上是和有錢人之路漸行漸遠,因為這樣的行為等於在破壞自己的財富。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4日
樂透人生─吳家揚
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2022年Q3斥資41億美元,首度買進台積電ADR,成為波克夏第10大持股公司。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股神大舉買進的股票有什麼特徵?他買進的時間點,又能讓小股民得到什麼啟發呢?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3日
好險網編輯團隊
現代人老年之後都要靠自己,大多也會提前開始準備退休金,但對於「有多少錢才能退休」,卻是大家一直以來都很疑惑的問題。多數人都認為,退休金至少要千萬元才夠,但也有網友提醒,若是罹患癌症,一年200萬元的開銷只要5年必花光!因此網友普遍建議準備要退休的人,應該先檢視自己的健康醫療險保單規劃是否完善,否則準備好的退休金隨時可能被醫療、長照費所侵蝕殆盡。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12日
小虎文
「當我隔著薄薄的菜瓜布、一遍遍刷掉馬桶上的髒污,對我是很大的衝擊,也是很深的體悟。」人稱「十方老師」的暢銷作家李雅雯說。一位教人房地產與股票的理財作家,卻蹲在連鎖企業的馬桶旁清潔,她的人生到了中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09日
楊倩琳
我們每個人一生有很多的大大小小的夢想想要實現,很多夢想都需要金錢及經濟上的支撐。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09日
周文偉(華倫)
編按:作者周文偉(華倫)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原為中學代課教師,曾在股市中玩短線和當沖,慘賠近百萬,34歲開始師法股神華倫巴菲特存股精神,長期持有好股票,41歲時股票市值達2,000萬元,年領股息達90萬元;43歲還清1,000多萬房貸,45歲股票市值累積逾3,000萬元,結束長達16年的流浪教師生涯,達到初步財務自由,並繼續存好股、累積財富,49歲時股票市值突破4,5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190萬元;51歲時股票市值突破6,0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250萬元。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08日
郭美懿
57歲女星楊繡惠以豪邁直爽個性獲得粉絲擁戴,但日前宣布不再接拍八點檔及外景節目,原因是自覺體力難負荷,希望未來能過得養生一點。事實上,57歲的她是演藝圈「隱形富婆」,名下3間房產價值上億元,也不缺養老金,而侍親至孝的她更透露想買下土地自蓋房子孝養父母,喊話建商快來找她談。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07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很多人退休後,靠存股領股息來過日子,我也經常為文建議可以這樣做。不過,存股族最青睞的金控股和高股息型ETF,今年都因獲利大幅衰退,或是隨大盤下挫,「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讓很多人懷疑這套作法還能適用於未來投資嗎?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02日
張國洋, 姚詩豪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年我陸續領悟到的投資原則。這些原則,是我自己覺得要是能在25歲時就知道該有多好的事。每一則都很重要,也是我這幾年在金融投資上選擇的基石,所以特別想在此分享給大家。除了提醒可能的投資陷阱以外,也希望大家在投資的「選擇」上能想得更全面。
閱讀更多
2022年12月01日
ETtoday新聞雲 記者吳珍儀
父母想幫子女買房,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屬於現金贊助,稅務單位提醒所衍生的贈與稅問題最容易被忽略,不過善用父、母兩人免稅額度,必需繳交稅額會大幅下降。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就接獲民眾來電詢問,用自己的資金替兒子購買不動產,是否要申報贈與稅? (原文刊載於2022/9/22,更新時間為2022/12/1)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30日
拉爾夫.萬格
我可以坦誠的告訴你,股市在1987年10月19日大跳水時,一天下跌508點我也有些動搖。我們在一週之內損失了我們花了一年時間賺進的收益。這種感覺就像是遇到車禍後在醫院醒來,發現自己失去了一條腿。 你無法相信自己會遇到這種事。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30日
拉爾夫.萬格
編按:我是一般的小小散戶,到底該自己投資,還是聘請專家幫忙?這個問題想必許多人都曾經疑惑過。自己投資怕血本無歸,但請專家代為操作又覺得手續費好貴,到底要怎麼抉擇比較好?看看美股史上最著名投資奇才拉爾夫.萬格的建議,他想告訴你:獲利的關鍵在於你到底熟不熟悉你想投資的產業!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24日
翁申霖
日前,衛福部全民健保會正式宣布明(2023)年度的健保費不漲了,但延宕已久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則是勢在必行,衛福部長薛瑞元證實,部分負擔新制原訂今年5月上路,因疫情嚴重而拖延,如今疫情往好的方向走,也將重啟上路的計畫,據悉,未來包括檢查費、藥費、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等全都會變貴,且漲幅最高達20%。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23日
郭美懿
許多人面對長輩離世,悲痛情緒尚未平復,帳單卻一筆筆來,有時候為了方便,就直接從往生者戶頭取錢支用。但要當心此舉已經觸法,更可能因侵犯其他家人遺產繼承的權益而吃上官司。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21日
林依榕整理
自己不是個愛買名牌、生活也還算節儉的人,為什麼每個月卻老是存不到什麼錢?日本網站「美人百花.com」分析,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行為,其實就可以看得出來「你到底是不是個會存錢的人」。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18日
翁申霖
因遺產分配問題而造成手足間的親情破裂,這類案例不勝枚舉,使得遺產彷彿成了家人之間的詛咒。有房地產專家便分享實際例子,一名父親在生前就已立好遺囑,將財產分配好「土地給哥哥、房子給妹妹」,沒想到就在長輩過世後,該名兄長竟立刻翻臉不認人,只想用不到1百萬的廉價條件買下妹妹手上的房子,並趕妹妹離開,後續的過份行徑也讓在場律師都搖頭。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18日
長田淳司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只要經濟持續成長,股價就會不斷走高。包括美國在內,無論觀察哪一個國家的指數,但凡經濟成長的國家,股價皆呈現持續推升的狀態。就連泡沫經濟破滅後,曾經低迷一段期間,始終處於盤整狀處的日本股票,到了2021年6月的日經平均指數也恢復到將近3萬點(註:2022年3月曾下探至2萬4千點,至8月底時則在2萬6千至2萬8千點之間擺盪)。 基本上,所謂的資本主義經濟便是以擴大產能、經濟成長為前提,所以股價會跟著上漲也在情理之中。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17日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絕大多數退休的人對錢都感到焦慮,深怕有一天會不夠用。有人非常保守,只敢存定存,因為知道利息無法對抗通貨膨脹率,所以只好盡量節儉,犧牲了退休生活的品質。有人把退休金投入股市,希望能有所獲利,來減輕對錢的不安感,但碰到今年台股一路下跌,現在面對手中資產嚴重縮水,恐怕更焦慮了。 (原文刊載於2022/7/4,更新時間為2022/11/17)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16日
實價登錄比價王/編輯黃彥築
今周刊編按:租屋族都希望找到好房東,若能跟親戚租房,看在人情上應該最穩當。一位網友卻在PTT發文,表示向親戚租房10多年,但老一輩過世後,原房東兒子突通知將收回房子自住,要他們在年底搬離。一位長期觀察房市的網友直言,這就是「社會的養套殺」,長期低租金讓房客安逸、放棄買房,突然被踢出去才發現外頭租金高得嚇人…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14日
郭美懿
據內政部2022第2季全台房價所得比數據,台灣民眾平均不吃不喝9年多才能買房,房貸負擔率更高達39.62%,等於購屋者有4成收入都拿來繳房貸。房價居高不下,有網友便問若是中老年才買房,是不是乾脆把房子登記在小孩名下?對此,網路一片倒認為「有房才能真防老」,而財稅專家則以松山某知名家族爭產案為例,論述想「老有尊嚴」應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11日
長田淳司
所謂投資,是把資金投入不確定的將來,因此可能成功,當然也可能失敗,雖然只想投資會成長的個股,但世事不可能盡如人意。直到今時今日,我也還是會失敗,不過在剛開始投資的時候,則以「不曉得該投資什麼股票才好」的失敗占多數。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09日
橫山光昭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統計,臺灣39歲以下族群,個人名下總存款,平均只有13.3萬元,甚至有超過兩成的人,零積蓄。 作者橫山光昭學的是會計,卻被公司派到門市當業務,因此他只待了幾年就離職,準備代書考試。當時的他才25歲,有兩個小孩要養,家裡卻只有他一份薪水。 這樣很難存錢?錯,他利用自創的家計三分法、靠三本存摺,從跟人借錢來準備創業,到37歲不到就存到第一桶金,更成為日本累積銷量達300萬本以上的作家和理財顧問,幫助超過23,000個家庭,從月月赤字,變年年有餘。 (編按:全書日圓以臺灣銀行一月公告之均價0.27元計算)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09日
關韶文
知名YouTuber關韶文,23歲存到100萬,30歲靠自己買了兩間房,他是怎麼辦到的?他以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從零開始累積,翻轉窮忙思維,熱血守錢、存錢、賺錢的翻身智慧!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08日
嫺人
回想起來,為什麼我剛退休的頭2、3年對於退休準備金會有高度的緊張感,是因為我雖然有理財的習慣,但有4件關鍵的事我從來沒有具體思考過: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06日
胡肇芳 整理
許多人以為買幾張股票,或是買一些保單就算是做好理財規劃,理財專家認為,沒有緊急預備金、保險保不夠、貸款只還最低金額、買太多房子、不積極儲蓄以及為自己存錢之前先幫孩子儲蓄,都將成為邁向財富自由的阻礙。
閱讀更多
2022年11月04日
日光大道房產的世界 / 張欣民
近兩年來,單身或是單親的購屋需求越來越多,他們在原生家庭當中已經不再是一家人,而是蛻變成親戚的角色,甚至可能被視為是外人。 (原文刊載於2019/8/21,更新時間為2022/11/2)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