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楊雅婷
42歲李小姐在三年前沐浴時,摸到左側乳房有個小腫塊,因無不適症狀不以為意,直到去年腫瘤擴散到皮膚表層,導致潰爛,發出惡臭才趕緊就醫,惡性腫瘤大小已達15公分,確診為 乳癌 第四期。一開始,李小姐因認定自己罹患絕症,已屬末期,拒絕接受治療,但在醫師鼓勵之下,她歷經半年的化療與兩年標靶治療,腫瘤已消去許多,最後再進行乳房部分切除手術,如今的她狀況穩定,順利回歸職場與家庭。醫師提醒,預防 乳癌 應特別注意飲食與運動,45歲後更要定期檢查。
閱讀更多
2020-06-24
林芷揚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量不足、吸菸與喝酒為非傳染病的重要危險因子,21%-25% 乳癌 及大腸癌與這些重要危險因子有關。癌症已連續38年蟬連我國十大死因之首,108年癌症死亡人數占28.2%。根據國健署近期發布的「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我國106年每約5分鐘,就有1人罹患癌症,其中大腸癌發生人數已經連續12年為臺灣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不過,WHO也指出,有30-50%的癌症是可避免的,透過每日攝取足夠6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及適當的身體活動,可有效預防癌症及慢性疾病的發生。
閱讀更多
2020-06-20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陳建志院長
衛福部公布最新108年十大死因排行,癌症依舊居高不下,蟬聯38年十大死因之首!而最新106年十大癌症排行也與前一年度(105年)相同,前三名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居首,肝癌、大腸癌次之。
閱讀更多
2020-06-20
廣告企劃製作
癌症時鐘加快,根據統計,每四分42秒就有一人罹癌。在癌症常規治療中,放射線治療是不可或缺的輔助療程之一,但您可知道,放射治療除了帶走潛伏的癌細胞外,有時也會造成皮膚角質層與真皮層的受損……
閱讀更多
2020-06-16
林芷揚
衛福部今(16)日公布10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居主要死因前三位,癌症依然高居第一,且多集中於55歲以上之族群,占8成5。此外,十大癌症的死亡率仍以肺癌為最高。
閱讀更多
2020-06-02
照護線上
在台灣,肝癌的發生率與致死率都很高,且不少人是B型肝炎與C型肝炎的帶原者,一起來看懶人包!這裡要討論的肝癌,是指「原發自肝臟細胞的癌症」,而不是指從大腸癌、 乳癌 、胰臟癌轉移到肝臟的「轉移性癌」。
閱讀更多
2020-06-02
林芷揚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較105年增加5,852人。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106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5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 乳癌 為55歲,口腔癌為57歲,食道癌為58歲及甲狀腺癌為50歲,與105年相比較,除口腔癌老1歲,其餘與105年相同。
閱讀更多
2020-05-26
林芷揚
燥熱、盜汗、熱潮紅、情緒不穩都是更年期的常見症狀,此時應尋求西醫或中醫治療較為妥當?西醫主要以荷爾蒙藥物來減輕更年期症狀,但不建議長期使用。建議民眾可搭配中醫治療,配合日常生活調理,遠離更年期不適。
閱讀更多
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而這樣決定適時放手的生命故事,20 多年來,不斷的在安寧病房重演著⋯⋯。
閱讀更多
2020-05-13
林芷揚
「醫生,最近我發現胸罩上都會有血跡,請問我這是得了 乳癌 嗎?」醫師表示,除了乳房腫塊、乳房疼痛之外,乳房門診第三常見的就診原因就是乳頭有分泌物,而乳頭分泌物顏色有乳白色、透明、咖啡或血色,當有血色分泌物時,病人最常擔心與 乳癌 有關。事實上,注意乳頭分泌物有否持續流出,是研判是否 乳癌 的重點症狀。
閱讀更多
17/ 30
第 1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