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李易紓
疫情期間民眾大幅減少外出機會,連日常買菜提重物、爬山、爬樓梯等活動頻率也降到最低,可能因為減少日曬時間缺少維生素D,影響骨骼、關節、肌肉合併的行動力健康。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TOA)理事長陳榮邦提醒,熟齡族常見三NG行為,恐讓行動力加速丟失,建議善用居家肌力訓練和蛋白質補充,開始每周7天行動力養成。
閱讀更多
2021-10-12
照護線上
「醫師,我曾腦中風過,可以打新冠疫苗嗎?」患者回診時詢問。醫師翻了病歷說道:「你很久沒回診了,這樣對病況不太好喔。」「疫情期間怕回診有風險所以不敢回醫院拿藥。」患者不好意思地回覆。有些中風患者擔心染疫,自行停藥。「腦中風患者再中風的機會很高,一定要持續服藥治療。」
閱讀更多
2021-09-24
靜水
今天,所有的女性都面臨一個兩難的命題:要家庭,還是要事業?然而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守得住寂寞,創得了輝煌。結婚、生子是女人一生注定要經歷的兩大關。面對生活的考驗,女人要想活出自我非常困難。
閱讀更多
2021-09-10
吳靜思
一個熱愛自己人生、拚命向上的女性,何止不會老。懂得自我更新、升級的女性,她的價值必然也會隨著年歲增長而增加。
閱讀更多
2021-09-01
慕新陽
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角度以及對事物不同的感知力。所謂的感同身受, 有時, 不過是一場癡人說夢。所以啊,當你開始理解不被理解,所有的委屈也就煙消雲散了。
閱讀更多
2021-08-27
慕新陽
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角度以及對事物不同的感知力。所謂的感同身受, 有時, 不過是一場癡人說夢。所以啊,當你開始理解不被理解,所有的委屈也就煙消雲散了。
閱讀更多
2021-07-30
照護線上
受到疫情影響,宅在家的時間變多,很多人的體重也默默增加了。台中康澄診所肝膽腸胃科許柏格醫師提醒,千萬別放任體重飆升,因為肥胖可能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胃食道逆流、心血管疾病等。
閱讀更多
2021-07-23
李易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及參酌其他國家之防疫調整經驗,並經與各地方政府進行溝通討論後,指揮中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強調,不排除因為任何情況而去改變警戒等級。不過,中央宣布警戒降級,可以開放室內50人群聚,但雙北市長已經表態,因爲疫情較為嚴峻,因此現階段不開放飲食內用。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每周會滾動式檢討慢慢開放,強調新北開放原則是「先戶外、再室內、最後脫口罩」,暫時不開放飲食內用,超商、賣場也禁內用,婚宴一律不開放;而台北市長柯文哲隨後也宣布,群聚吃飯這項再等1周觀察再談放寬。
閱讀更多
13/ 30
第 1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