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
郭美懿
近日開始進入夏季高溫天氣,萬里晴空下只要陽光稍微曬久一點,皮膚就開始感到 刺痛 。醫師提醒,夏日繞境活動、馬拉松、單車等戶外活動多,平常有潛在危險的病人可能因此加重病情,除了要注意中暑症狀,突發的心律不整、心肌梗塞也時有所聞。
閱讀更多
2023-05-11
張海珠
我在尚州老家從未洗過碗,因為每次只要準備洗碗,媽就會這樣:「別洗,別洗,等以後結了婚,就算人家叫妳別洗也得洗,洗到妳瘋掉,所以不必這麼早就開始洗碗,媽來就好。妳趕快去把之前沒睡好的覺統統補回來。」然後堅持把我這雙已經浸泡在洗碗槽裡的手拖出來。這種時候,母親就像個除了「母親」以外沒有其他名字的人,彷彿是專門為了成為母親而誕生的人。
閱讀更多
2023-02-05
郭美懿
「是老了嗎?連筷子都拿不穩!」52歲陳先生向醫生抱怨,老婆老罵他吃飯時筷子常掉地上,他自己也覺得奇怪,右手腕怎會無力麻木?想不到就醫竟發現,這是由糖尿病引發的周邊神經病變。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表示,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自知或不在乎,常引發神經病變難以回復,一定要謹慎!
閱讀更多
2023-02-04
三個字 SunGuts
高達99%的人都有頸部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幾乎所有肩頸痠痛的問題都跟頸椎病有關!這是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都會有的問題,尤其現在大家老愛低著頭、駝著背,已經很難找到真正健康的脖子了!頸部椎間盤恢復速度可快可慢,症狀輕微點的,1、2天就會自己好了,但症狀嚴重的可能數個月甚至數年都好不了,尤其不良姿勢若是沒有被糾正,再多的治療也都是做白工。
閱讀更多
2023-01-06
照護線上
「醫師,這幾天我的耳朵會癢,結果抓一抓就有水流出來。」80歲的老爺爺指著耳朵抱怨。「噢,這是帶狀疱疹。」醫師仔細看了病灶,慎重地說,「帶狀疱疹長在耳朵,可能會影響聽力,一定要趕快治療喔!」使用口服抗病毒後,老爺爺的水泡仍持續增加,且出現顏面神經麻痺,臉歪一邊的狀況,趕緊安排住院接受針劑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才順利控制住病情。力安妥診所院長蔡詩力醫師指出,令老爺爺持續困擾的是疱疹後神經痛,三不五時顏面會感到抽痛,左側臉部的肌肉也經常抽搐,影響表情。
閱讀更多
2022-11-16
劉馥寧(芬妮Fannie)
趁著通勤上下班的時間閱讀寫作,原本近十年「滴書不沾」的我,後起直追,兩年之內,讀了超過一百本書,也寫下了破百篇讀書心得,我和好友甚至在社區成立了繪本故事班,為孩子們朗讀豐富有趣的繪本故事。
閱讀更多
2022-10-10
小虎文
「我沒有買股票,因為我不想心情隨股市上上下下,我的理財目標只有買房,而且把看房當成『休閒娛樂』,喜歡獨自坐車四處去看房子。我不過度消費,擁有正常的生活習慣,日子就是存錢、繳房貸,住在安心舒適的房子裡。」
閱讀更多
2022-09-30
李世強
有句話說:「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偷閒才可以讓我們走出樊籠,得到出乎意料的暢快。
閱讀更多
2022-09-06
林暐鈞
「我等這機會已41年6個月又24天,同性戀是正常的人,也是對的人,婚姻也是對的事,對的人要去做對的事,為什麼不可以?」祁家威是台灣首位公開出櫃的男同志,1986年請求公證結婚,並提出同性婚姻法制化請願,但皆遭到慘痛的拒絕,逼得他堅定走向爭取婚姻平權的道路,站在高處搖著彩虹旗幟,直到革命成功的那天。2017年5月24日,司法院公布大法官釋字第748號,宣布現行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自由及平等權已屬違憲,且兩年後若未修法完成,同性伴侶將直接適用現行民法加以保障同性婚姻的自由平等。「當釋憲文通過、保障同性婚姻權益後,我當場變成一隻鳥,因為這個心情是雀躍萬分,伴侶也等著我,叫我早點回家。」
閱讀更多
2022-08-17
林芷揚
編按:40歲藝人艾成驚傳今日(8/17)上午在蘆洲捷運站共構大樓墜樓,墜落於3號出口處,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艾成當場死亡未送醫,詳細原因仍需警方調查釐清。艾成24歲在馬來西亞出道,2008年來台參加選秀節目《超級偶像》成名,並獲得超偶第二屆冠軍。他與藝人王瞳相戀多年,2020年結婚,小倆口兩週前才甜蜜歡慶結婚週年。但艾成在台創業並不順利,《ETtoday新聞雲》6月曾報導,艾成創立的「艾叻沙」全盛時期有4間店,2年前疫情爆發時出現危機,艾成一度陷入恐慌,及時將餐點轉做便當外送度過。但疫情持續2年多,仍不敵高價房租,4月底忍痛收掉西門町創始店,虧損500萬元。當時他透露,有天在教會唱歌到一半頭昏,回家測血壓飆高到170、心跳120多下,狀況很嚴重,睡覺不敢閉眼,一手緊抓老婆王瞳的手,另一手放在自己的心臟上,更對她交代遺言:「妳不要睡,我怕明天見不到妳。」當時艾成說自己身體出狀況,常常睡不好覺,「有想過若自己真的離開,心裡是不甘心,我最捨不得Haru(毛小孩)跟王瞳。」心跳很快、胸悶吸不到氣、手部發麻、頭暈,覺得自己快暈倒甚至快死掉了…,這些其實都是「恐慌症」的表現。林新醫院身心科主任蕭宇廷表示,恐慌症好發於中年人或年輕人,有上述的症狀時,應儘速至身心科就診,千萬不要延誤而錯失治療先機。(原文刊載於2019/12/18 ,更新時間為2022/8/17)
閱讀更多
4/ 11
第 4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