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好食課/楊婷貽營養師、蔡佳伶整理
編按:研究顯示,多 攝取 植物性食物的人可降低32%心血管疾病死亡機率、以及16%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罹患風險。「吃蔬食」不僅有益身體健康,更能減少碳排量,跟減塑、節能一樣,都是守護地球的一種方式!不過純素飲食必須兼顧蛋白質補充,營養師楊婷貽分享,素食者該怎麼吃才能補足每天所需的蛋白質?
閱讀更多
2025-04-24
好食課/楊哲雄營養師
天氣一變熱,頭皮就很容易出油,除了外在清潔與保養,其實油頭也可能跟營養有關喔!今天就讓好食課營養師 Oliver 楊哲雄 教你怎麼補充+做來改善油頭問題!
閱讀更多
2025-04-24
郭美懿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日照充足,卻有高達6成民眾維生素D不足。醫師指出,除了過度防曬、戶外活動少、飲食 攝取 不足,年長者的維生素D合成能力也會下降,每增齡10歲就減少13%,因此熟齡族更應該留意 攝取 量,成年人每天補充800 IU,有助預防骨鬆、骨折、肌無力及各種感染疾病的產生。
閱讀更多
2025-04-24
蔡佳伶整理
想想我們的生活,忙得像陀螺一樣,下了班只想趕快弄點方便的吃。於是,架上琳瑯滿目的加工食品成了救星,微波一下就能填飽肚子。但你知道嗎?這些食品在層層加工後,許多珍貴的維生素、礦物質早就流失殆盡。我們吃下去的,往往只剩下熱量和空虛。你是不是也這樣?每天三餐照吃,肚子不餓,卻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預防醫學及癌症醫學醫師張適恆提醒:小心,你可能正陷入「隱性飢餓」的陷阱裡!
閱讀更多
2025-04-23
蔡佳伶整理
你是不是也被看似「健康」的食品形象迷惑,覺得多吃幾口也沒負擔?小心!有些食品雖然打著「營養」旗號,實際上卻隱藏高糖、高碳水或高脂肪的陷阱。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日前分享4種看似健康,實際上暗藏地雷陷阱的食品,其中不乏號稱添加多種維他命、礦物質的飲品或零食,提醒大家別被「偽健康食品」迷惑。
閱讀更多
2025-04-23
郭美懿
牙膏是每天日常會接觸的用品,但近日美國一家NGO組織發布市售51款牙膏調查,指出高達9成的牙膏檢驗出含「鉛」、65%含「砷」,甚至有將近一半含有「汞」、約3成含「鎘」等重金屬,震驚各界。其中,包括高露潔、舒酸定、Crest等在台常見品牌也中鏢。食藥署對此回應,一般牙膏在我國屬於化粧品,依法禁止使用鉛、鎘、汞和砷及其化合物,若原料或製程無法避免,產品中之自然殘留不得超過鉛10ppm、鎘5ppm、汞1ppm及砷3ppm。若不符規定,依法可處新臺幣2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閱讀更多
2025-04-21
郭美懿整理
台灣65歲以上失智盛行率約7.99%,且隨年紀增長,失智比例越高,其中又有6成是大腦中類澱粉蛋白斑塊異常累積而成的阿茲海默症。許多病人早在臨床症狀出現前15年,類澱粉蛋白斑塊已在腦中堆積,因此及早發現、治療,對延緩失智至關重要。過去確診阿茲海默症必須做腦脊髓液檢測或正子斷層造影掃描,不僅侵入性高,費用也昂貴,普及性受限。如今臺北榮總與韓國漢陽大學合作發現,只需透過簡單的驗血,就能有效篩檢出高風險族群,且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
閱讀更多
2025-04-20
中時新聞網 楊婕
植化素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蔬果所含的植化素也不同,醫師張適恆指出,芹菜、綠花椰菜、紅蘿蔔、洋蔥、大番茄所含的植化素,最具防癌、抗癌潛力,其中大番茄的茄紅素,還能預防大腸癌、胰臟癌等12種癌症。
閱讀更多
2025-04-20
癌症希望基金會/賴允亮
癌症治療是一場漫長的戰役,期間伴隨的癌症疼痛,更是對身心的雙重折磨。根據調查,台灣約有六至七成的癌症病人面臨疼痛問題,甚至有人因為疼痛吃不下、睡不著,最終放棄治療。馬偕醫院名譽顧問醫師賴允亮指出,如今止痛的武器越來越多,只要正確用藥或使用適當的方法,有九成以上的癌痛都能得到有效緩解。他強調,每個病人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藥物,「每個人都有不痛的權利,有痛就要說出口,千萬不要害怕治療。」
閱讀更多
2025-04-18
蔡佳伶整理
資深藝人廖峻6年前因中風淡出螢光幕,近日復出演藝圈開YT節目《歐吉桑》,也舉辦粉絲見面會。但昨(4/17)傳出他三度中風,住進加護病房,其官方粉專「歐吉尚」也發文請大家為他集氣。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廖峻受訪時表示中風後恢復狀況良好,僅走路不太方便,未料昨天上午外傭發現他遲未起床,不僅意識不清還有尿失禁,送往醫院後確認中風,且有腦部出血狀況。根據統計,腦中風患者約有三分之一會再次中風,為什麼會這樣?又該如何預防?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