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9
NOW健康
無論是清炒、燉粥、煮火鍋,正值生產旺季的高麗菜是最近料理中常見的食材,除了口感清脆香甜,還具有低膳食纖維、含多種營養素等優點,被喻為「廚房裡的胃藥」,適合容易胃痛及胃潰瘍等民眾食用。
閱讀更多
2021-03-12
李易紓
「代謝症候群」是一群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總稱,而非疾病,但在臨床上會依其危險因子進行診斷,並告知患者。簡單來說,代謝症候群就是所謂的「三高+二害」:三高是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尤其是三酸甘油脂偏高),二害就是指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夠。
閱讀更多
2021-03-11
李易紓
老化導致的生理功能退化,不僅會讓熟齡人士的身體活動量減少,也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足,成為肌少症的高危險群。 營養師 表示,年長的民眾或是體型過瘦,都可以透過「增肌餐」來增加肌肉,以熱量足、均衡吃和高蛋白為增肌的三大重點。
閱讀更多
2021-02-15
林麗娟
自行設計研發數位教具,讓營養課程生動又活潑的,是榮獲國健署、 營養師 全聯會評選為社區標竿 營養師 的陳琇雯。目前任職嘉義市衛生局的她,主要是因為自己的父親罹患口腔癌,無法下嚥的痛苦讓她心疼不已,為了能照顧更多人的「口福」,才會立志報考營養學系。
閱讀更多
2021-02-03
李易紓
熟齡民眾常因為鈣質攝取不足,加上運動量少、沒曬到足夠陽光而缺乏維生素D,導致骨質逐漸流失,一旦跌倒,骨折風險機率大增,甚至肌少症上身,不僅身體受限,更會增加照顧者的負擔。
閱讀更多
2021-02-01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創健 營養師
癌症已蟬連38年為國內死因之首,癌症的成因,絕大部分是因為基因受損,特別是基因控制的失調,經過數十年慢慢產生癌細胞。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全世界一千萬的癌症死亡者,如能早點注意飲食,減少外來致癌因素,一定可以減低三至四成的罹癌機率。
閱讀更多
2021-01-26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創健 營養師
近年來國人的健康意識逐漸抬頭,購買保健食品的需求漸增,帶領養生飲食的新風潮,市面上出現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國人對保健食品的虔誠信仰,更可以從驚人的消費額看出。相關報導指出,早在2017年台灣保健食品巿場規模,已高達新臺幣1000億元以上,消費金額更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創健健康管理營養顧問團隊特別整理民眾三大熱門QA,把辛苦錢花在刀口上,為自己儲存健康基金!
閱讀更多
2021-01-08
照護線上
民眾平常解尿的時候,若看到很多泡泡,大家心中都會緊張,擔心是不是敗腎或腎臟出問題,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能傷害腎臟的因素,究竟應該如何「顧腎」,又或是罹病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平時應如何自處呢?請腎臟專家醫師來為你解說。
閱讀更多
2020-12-21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陳建志院長 創健 營養師
「冬至」是24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日,依照傳統習俗會在這天吃湯圓應景,除有團圓、圓滿的象徵外,也意味又長了一歲。但家家戶戶都在團圓吃湯圓時,減肥民眾卻是好孤單一口都不敢吃嗎?創健健康管理陳建志院長叮嚀,民眾日常控制體脂肪、血脂、血糖是好事,但心情愉快也是常保健康之道,冬至不妨應景吃一顆湯圓,只是口味選擇相當重要!
閱讀更多
2020-12-18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張明才醫師 創健 營養師
中央氣象局發佈入冬新低溫特報,一項研究顯示,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病的風險會增加7%。流行病學研究發現,50歲以下男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比率比女性高出許多;但女性從50歲以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卻逐漸追上、甚至高過於男性。年末之際,守護人體發電機絕對是重中之重。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