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3
孫悟天
小資族存股還能節稅,報稅更有利。以一個月薪40,000 元的上班族來說,若存入年配息率6% 的商品,分別以100 萬、200 萬、300 萬和800 萬來計算,因為目前股利可抵扣稅額為8.5%,可抵扣金額上限為8 萬元,因此原則上股利總額在94 萬元以下,都可以抵稅。
閱讀更多
2021-07-09
胡碩勻
鄭員外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人,他名下財產有存款1000萬,不動產5000萬,他在遺囑上特別交代老婆及2位小孩要把一部分遺產捐給慈善機構。於是繼承人們協議,依照鄭員外的遺願,把其中一筆市價1500萬的不動產,捐給生前成立的財團法人鄭氏紀念基金會,作為建設育幼園使用,另外捐贈現金1000萬給基金會,作為育幼園營運基金,所以共捐贈了2500萬。
閱讀更多
2021-06-28
好房網News / 蔡佩蓉
老公過世想賣房求生改善經濟,卻可能被稅金壓垮!資深地政士分享最新案例,3月一名攤販婦人老公過世,想賣繼承的房產降低負債求生,沒想到5月簽約賣房,試算下來房地合一稅得繳88萬元,讓該名才喪偶的婦人,相當不平。
閱讀更多
2021-06-19
李偉文
對於要不要留遺產給孩子,清朝掃除鴉片的大臣林則徐說過一段很有名的話:「小孩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若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閱讀更多
2021-05-19
樂透人生─吳家揚
Q:蘇先生今年初65歲退休,離開待了快40年的公司,20幾年前公司推出「員工持股信託」購買自家股票,只有等到離職或退休時,帳戶內的股票才可以帶走,對公司向心力強的他,在職時期間安分地「存股」,隨著時間而累積到可觀的股票張數。蘇先生原本計畫是靠著股票的股息當退休生活開銷,但是真的退休了,也拿到股票後,公司股價開始飆漲,1個多月漲幅超過50%。這麼激烈的漲幅,讓他擔心股票漲太快而崩跌,讓心情一直受到影響。由於他過往股票投資,常常因為聽名牌而損失慘重,讓他擔心這次也會是紙上富貴來去一場空,反成壓力來源。到底該如何調整策略?退休金要繳稅嗎?
閱讀更多
2021-04-29
鄭惠方(艾蜜莉會計師)
現今房價高漲,年輕人很難自力買下一間新屋,買房往往要靠父母或長輩資助,常見的方式有四種:(1)父母直接贈與不動產給子女、(2)父母贈與現金給子女購買不動產、(3)父母出售不動產給子女、(4)父母替子女購買不動產。其各有利弊,應視個案評估。但要提醒讀者的是,節稅規劃不應短視近利,因小失大。
閱讀更多
2021-03-19
翁申霖
人生盡頭將至,最放心不下還是「房屋產權」。癌末的老媽媽,擔心獨子的繼承權被出嫁的姊姊侵害,在病危通知,插管急救後,挽回一命,出院後第一件事情將房屋過戶給獨子,過戶完成,遺願終了,人也走了。
閱讀更多
2021-03-05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遺產擺在面前,兄弟姊妹之間的感情,到底價值多少?這是可以放在天秤的兩端比較的嗎?我不知道,您覺得呢?從母親過世後,住在美國的王小姐就不斷的透過簡訊、Email...等方式和兩位哥哥溝通:「母親的遺產,要如何分配?」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1-01-29
吉兒.施萊辛格
要是仍舊無法說服你開始擬定計畫,我要再說得清楚一些。我看過許多年老父母重複犯下不少財務的錯誤。有人歸咎父母沒有適當規劃,但大部分要怪罪成年子女逃避責任。
閱讀更多
5/ 7
第 5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