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邱文仁
年輕時可能因為缺乏經驗,輕易信任他人而受騙,孰不知,年紀大了也可能誤判情勢,誤上賊船而受騙,被傷害!
閱讀更多
2022-04-25
郭美懿整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一(4/25)上午10時發布通知,將下午2時例行記者會,延後到4時30分之後舉行,原因就在於,行政院長蘇貞昌週日(4/24)與防疫相關部會進行防疫會議後,研議將居隔天數將縮短為「3+4」天,針對確診者的匡列對象也會有所調整,因此指揮中心今天上午與縣市首長開會協商、討論執行措施與細節,下午則快馬加鞭,和專家討論相關細節。由於專家會議結束後才能召開記者會說明,指揮中心才會發出訊息通知記者會延後至4時30分。昨天本土新增5092例,傳今天仍往上升、也破5000例!
閱讀更多
2022-04-14
郭美懿
隨科技便利與生活形態改變,久坐不動的工作型態越來越普遍,但根據美國《內科醫學年鑑》研究發現,每天坐超過13個小時的死亡風險,比少於11個小時者高出200%。只要坐超過30分鐘,患病風險就提高55%,而久坐超過90分鐘者,患病風險更是高出2倍。不僅如此,久坐會提升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死於心血管事件的機率增加90%,死亡率也增加49%,顯示久坐是造成早逝的危險因子。
閱讀更多
2022-04-01
老黑看世界
「既然到頭來,你一定不記得在 辦公室 工作的時光,趕快去爬那座TMD山吧!」旅行文學名著『在路上』作者Jack Kerouac說的這句話深得我心。
閱讀更多
2022-03-29
鄭策允律師
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世事無常,只有死亡跟繳稅例外。」高資產人士該如何看待資產傳承呢?首先可以思考是,在「稅務面」,如何合規的降低或延緩稅負成本?除此之外,亦應思考在「非稅務面」上,如何預防家族紛爭?如何確保財富傳承之後,仍然能夠保全資產?
閱讀更多
2022-03-2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前個禮拜,父親晚上身體有些小狀況,必須搭計程車去急診。因為父親所住地方並不是商業鬧區,到了晚上很少會有計程車經過。大約過了10分鐘,才終於碰到一輛空車。幸好當晚沒有下雨,否則難度肯定更高。如果我還在職場,或許對APP叫車早就上手,但退休之後,時間較充裕,也就沒有使用APP的強烈動機。每次叫不到車,就發誓一定要跟年輕子女請教,但後來又不了了之。相較之下,學會在餐廳掃QR Code,然後在手機上點餐的迫切性,可能更勝叫計程車。
閱讀更多
2022-03-14
鄭策允律師
一位民眾詢問:律師您好,我的父親在111年過世了,留下年邁70歲的母親與我。父母白手起家,父親留下現金及上市櫃股票投資合計約400萬、一間市價約3,000萬的房屋(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合計約2,100萬)房屋是父母結婚時購入,貸款已還清,母親名下資產約有現金及上市櫃股票共計1,500萬。 請問律師我需要繳遺產稅嗎?有沒有節省遺產稅的方式?
閱讀更多
2022-03-09
林靜芸醫師
我養了兩個孩子,一個男生,一個女生。兩人從小就完全不同。兒子早產五星期,女兒在預產日出生。新生兒應該每三小時餵60c.c.的奶,兒子兩小時就餓哭,每次可以喝240c.c.;女兒準時三小時喝奶,每次60c.c.,不能多也不能少。兩個孩子成長期間的叛逆也不同,兒子狀況百出,女兒完全無事。兒子經常不見人影,女兒整天在家裏。我想跟他們溝通,我還沒開口,兒子就回嘴;女兒可以聽完卻加一句「電視才是我媽媽」。
閱讀更多
2022-02-24
全娥論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有三種方法足以改變一個人:第一種是改變生活的場所,第二種是改變來往的人,第三種是改變飲食。聽起來似乎還滿有道理的?我不由得點了點頭。人類本來就不容易有所轉變,唯有改變重要的環境,才能夠實現真正的變化。我之所以會被在社群軟體上看到的排毒果汁所吸引,也是因為想起這段話。
閱讀更多
13/ 30
第 13頁,共 30頁